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马丁·路德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1517年,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发动了波及全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这是一场对西欧历史和近代人类文明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运动。路德其人其事影响巨大,也倍受关注并颇具争议。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研究路德的热潮,即“路德复兴”,论著丛出。相比之下,国内学界对路德的研究却比较薄弱。路德一生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现已出版德文魏玛版《路德全集》123卷,美国英文版《路德全集》60多卷,这是路德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2017年是路德发动宗教改革运动五百周年纪念。为纪念这位重要历史人物,本文拟对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进行探讨。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是路德最先付诸于实践的宗教改革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走向和成效。因此路德婚姻世俗化思想无疑是宗教改革史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学界对路德的婚姻观已有一定研究,但尚无专文论述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本文主要以英文版《路德全集》为原始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对上述议题加以探讨。

1 路德主张婚姻是普世权利反对天主教会的独身主义制度

中世纪天主教会实行教士、修士独身制度,这一制度显然有悖于人性,导致了独身与守贞之间巨大的张力,引发了教士、修士包养情妇、同居、通奸、嫖娼等淫乱问题。尤其是中世纪晚期,教会出现严重的腐化,很多教士、修士表面上维持“圣洁”的独身身份,实际上却热衷于享受男欢女爱,以致于许多男、女修道院跟公共妓院一样淫乱。教士和修士本是中世纪性道德楷模,他们的堕落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是引起宗教改革前西欧社会普遍性道德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反对天主教会独身主义制度便成了路德开展宗教改革运动的重要突破口。

早在1519年,路德就婚姻生活讲道指出:婚姻是一件高贵、重要并受祝福的事情,因为上帝只为人类设立了婚姻,使夫妻彼此单单归属于对方。上帝设立婚姻的目的是要使男、女之间形成伙伴关系、生养孩子和防止奸淫罪。“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其性欲的话,尽可以结婚”[1]。次年,路德提出:无论是教士还是俗人,都可以而且应该结婚,“神甫不应该被强迫不准结婚,反而应该被允许有一个妻子”,罗马教皇“把神甫结婚作为一种普遍的禁令,这是出于魔鬼的要求”[2]。1522年,路德提出只有《圣经》中提到的三类人可以不结婚:即生来的阉人、被人阉的人、为天国缘故自阉的人。前两种人是丧失了性功能的人,无法履行生养众多的神圣法令;后一种人是被上帝特别呼召、为了专心传讲上帝的道即为了履行更高的天职而自愿选择独身并能持守贞洁的人。路德把《圣经》中“你要生养众多”视为上帝创世的法令:上帝创造人类时,把一男一女放在一起,并祝福他们“生养众多”,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律”,被上帝放在人里面,任何人想要抗拒这个律都是无效的,而且会陷入苟合、通奸或隐秘的罪恶,因为这个“律”是天然的,不是选择性的事情[3]。在路德看来,要实现上帝为人类定下的“生养众多”的律一定要通过婚姻这个正当途径,人绝对不可以忽略这个“律”,否则会将自己推向无止境的罪恶深渊,因此他鼓励所有不适合过独身生活的人尽早结婚。

路德对修道独身誓愿予以坚决否认。中世纪天主教会要求修士立下并终生持守独身誓愿,路德指出《圣经》中“没有许终生童身这样的誓的例子。凡没有《圣经》作根据的,就是危险的,就不应该传讲,更不应该将它确立为普遍的、公共的生活方式”[2]。1521年,路德发表了《马丁·路德论修道誓愿》一文,对天主教修道誓愿的谬误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修道誓愿没有《圣经》的根据,不是上帝的命令,而是违背上帝的话语,因为修道士不能对父母和邻舍尽到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教会毫无例外地要求修道士终生独身的做法违反常识和常理,强迫性与永久性的修道誓愿是违反基督徒的自由的。在此文序言中路德懊悔自己曾遁入修道院过独身生活,因为守独身誓愿让他犯了罪,违背了上帝要子女尊重父母的诫命,但是现在,十六年后,他已经明白守独身的价值还“不如一颗无花果的价值”,上帝已将他从独身誓约的束缚中解救出来,现在他是一个修士,但不再是从前的修士了,修道袍属于他,而他不属于修道袍[1]。1522年,路德在讲道中说“凡是与上帝的命令相违反的事,我们不能拿来许愿。我不应该遵守贞洁的愿而不结婚,正如我不应该遵守打我父亲嘴巴的愿一样”[4]。路德认为修士、修女独身不符合《圣经》教导,他们所立的独身誓愿可以无效,因为人的誓言不能阻止上帝的创造法令[3]。路德就这样宣告了独身誓愿对修道士不再具有约束力。1525年,曾身为敬虔修士和神甫的路德顶着巨大压力与还俗修女凯瑟琳·波拉结婚,他概括自己之所以结婚的理由有三:其一,取悦父亲;其二,羞辱教皇和魔鬼;其三,在殉道前给自己的见证捺上印记。路德就这样身体力行彻底否认了天主教会的修道誓愿和独身主义制度。

式中:Pploss为场景k下的有功损耗;Ri为支路i的电阻;λ为惩罚因子;Pi、Qi分别为支路i的有功、无功功率;Vlim取值满足当Vi   Vimax时,Vlim=Vimax。 

路德彻底否认天主教会教士、修士独身主义制度,但他并不绝对否认独身生活,他认为那些有上帝的特别恩典、灵性丰富、守得住贞洁的人可以不结婚,这类人不结婚比较好是因为这有利于他们专心传讲上帝的道。然而,“这样的人很稀少,一千个人中找不到一个,因为他们是上帝创造的特别的奇迹”[3]。然而,“就生活本身而言,独身生活远远比不上婚姻生活”[3]。在主张人人可以并且应该结婚的同时,路德也一再强调:每个人有选择结婚与否的自由。“婚姻应当重获自由,每个人都应该自由地选择是否结婚”[2]。“一个人是否应该结婚,男女修道是否应该离开修道院。这些事任人自由取舍,任何人不得禁止,否则就是错误的,因为那就是违反上帝意旨”[4]

2 路德否认婚姻圣礼说”,主张婚姻属于世俗事务

天主教会理论上将婚姻视为“圣礼”,实际上却贬低婚姻生活的价值,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会崇尚独身,认为独身高于婚姻,轻视婚姻生活,推行教士、修士独身主义制度。在天主教会婚姻观的影响下,中世纪西欧各地都有修道院,大量适龄妇女被送至修道院。宗教改革前夕,约有百分之四十的欧洲妇女过着单身生活,适婚男女比例失调导致男子往往娶比他大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寡妇为初婚的妻子,妇女婚后不断怀孕生育,但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儿童在五岁前夭折[9]。可见天主教会的婚姻观和独身主义制度还严重地影响了家庭的稳定。

其次,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带来了婚姻、家庭生活的更新和社会的稳定。

由于路德认为婚姻是世俗事务,因此他主张将婚姻事务的管辖权完全交给世俗政府。“无人能否定婚姻是一件外在的、属世的事情,就好像服饰、饮食、房屋和财产一样,都是属于世俗政府当局管辖的事情,帝国法律中很多关于婚姻的法律规定也证明了这一点”[7]。路德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牧师都不要对婚姻问题进行干涉,因为这些事情和教会无关,而是世俗之事,理当由世俗司法当局管理;牧师的本分应该是通过上帝之道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良心上的忠告,而不应该被淹没在世俗的婚姻事务中。路德认为:上帝在世上设立了两种治理,即属灵治理和属世治理。属灵治理是教会通过宣讲上帝的道来使人称义,得永生;属世治理的权柄属于世俗政府当局,其职责是管理所有不直接涉及灵性和良知的世俗事务。与属灵治理一样,属世治理也具有神圣性,属灵权柄无权干涉属世权柄[8]。在路德看来,天主教会的“婚姻圣礼说”必须被否定,因为它混淆了属灵治理和属世治理的区别,僭越了教会的权限,是对属世权柄的严重侵犯。

3 路德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世纪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精神上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罗马教皇是西欧各国的“太上皇”,各国人民(犹太教徒外)均为天主教会的臣民,要听命于教会并向教会纳税。为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天主教会实行独身主义制度。独身主义制度使教士和修士成为有别于普通人的“圣洁”群体,从而获得了高于普通人的社会地位和对普通人进行教化的特权。路德坚决反对天主教会的独身主义制度,认为除某些特殊的人以外,教俗人士均有结婚的权利。在路德的思想影响下,很多修士、修女离开修道院,并纷纷步入婚姻;许多天主教教士改信新教,娶妻生子;在新教影响较大的德意志北部及西欧某些地区,婚姻取代独身主义被民众大力推崇。修士、修女还俗结婚,教士独身制度被打破,拥有“圣洁”身份和特殊地位的教士、修士队伍被瓦解。“婚礼圣礼说”则是天主教会维护其统治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使天主教会独占了主持婚礼的特权,获得了干预信徒婚姻、家庭事务的机会,从而拥有了对信徒婚姻事务进行管辖的权利。路德坚决否认“婚姻圣礼说”,他反对教会干涉和管辖婚姻事务,主张将婚姻事务的管辖权交给世俗政府。在路德和其他新教领袖的呼吁下,在新教改革所及地区,世俗政府当局开始接管婚姻事务,天主教会对民众婚姻及其家庭的干预和控制日益被破除。总之,教士、修士独身主义制度和“婚礼圣礼说”是天主教会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根本制度和理论基础,路德对此予以坚决反对和否认,最终从根本破除了天主教会在新教地区的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首先,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动摇了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封建专制统治基础。

路德认为婚姻属于创世秩序,在人类犯罪和上帝施行救赎恩典以前就存在,因此婚姻与上帝的救赎秩序无关。早在《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一文中,路德就指出:“婚姻圣礼说”完全缺乏《圣经》根据,这是因为:第一,每一种圣礼都必须要有神的应许和神设立的记号,但婚姻二者都没有,“每一种圣礼都必须要有神的应许;并且,为了使那些接受应许记号的人拥有信心。只有记号本身不能构成圣礼。我们在《圣经》上任何地方也找不到这样的证据:一个人结婚了,便算是从上帝那里领受了什么恩惠,婚姻甚至没有上帝所设立的记号。” 第二,婚姻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信徒和非信徒都可以有婚姻,婚姻非基督徒专有,“婚姻古来有之,不信者也不例外。所以把婚姻看作为《新约》的圣礼或教会专有,那是毫无道理的。古人的婚姻就不见得不如我们今天的圣洁,不信者的婚姻也不见得不如信者婚姻真实,而它们并不是作为圣礼的。而且,有一些已婚的信者为人比异教徒更邪恶、更糟糕。这样,为何他们的婚姻就要被称为圣礼,而异教徒的则不呢?”[2]基于上述两点理由,路德断定婚姻不是圣礼,而是世俗事务。“婚姻是一件外在的和身体的事情,像其它任何世俗的事情一样。如同我可以和一个野蛮人、犹太人、土耳其人或异教徒一起吃、喝、睡、行、骑、从他那儿买东西、和他说话,与他相处一样,我也可以跟他结婚,与他在婚姻里共同生活”[3]。路德认为:上帝设立婚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让一男一女在一起生儿育女,并抵制淫乱,因此婚内性爱乃是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他主张基督徒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按着上帝创立婚姻的目的过真实的人世间的婚姻生活。虽然路德对于性持有某些负面的看法,但更多的是赋予性正面、积极的意义。“一个年轻的女人,如果上帝守独身的恩赐没有临到她,那么,她若没有男人,她就好像在食物、饮用水、睡眠以及其它基本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下生活。另一方面,男人也不能没有女人,其理由如下:生育正如吃喝一般根植于我们的本性当中,这也是上帝给我们的身体带有四肢、动脉、会射精以及其它各种身体功能的原因。如果有人想要阻止这些,不允许我们做天性所想要、所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他所做的必定是违反本性的,正如火不能不燃烧,水不能不湿一样,人岂能不吃,不喝,不睡?”[5]1525年12月,路德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Spalatin, 告诉他无法出席其婚礼,但要Spalatin不可被过去错误的教导所误导,要知道婚姻是上帝所赐的礼物。信中接着说“当你和你的Catherine 一起睡觉并且拥抱她时,你要这样想 ‘人的孩子—美好的生命,已经借着基督赐给了我’。据我的推算,婚礼那天晚上,您应该已经收到这封信,我和我的Catherine做爱,而你和你的Catherine,然后我们在爱中连结”[5]。路德有时候被沮丧攻击,当这些攻击来临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害羞地裸体躺在床上,那些魔鬼所差来的沮丧就跑光了。他常常遭到这类攻击,但他胜过这些攻击的方法便是他与妻子一起躺在床上[6]。在路德看来,是上帝创造了男女两性,并赋予他们互相吸引的性欲,婚姻是最正确使用性欲的地方,因此,婚姻中的性爱是自然而正当的。性作为夫妻表达婚姻之爱的方式,不应被限制,当然夫妻也不应该纵欲[3]。路德一般反对离婚,他认为婚姻神圣,主张夫妻应该彼此尊重、相亲相爱、荣辱与共,一方患病或伤残时,另一方也应该不离不弃。但路德也非常重视婚内性爱权和生育权,他认为:如果有女子在不知情或被骗的情况下与某男子结婚,而该男子没有性能力或生育能力的话,那么该女子有权利选择离婚。

在金矿开采过程中各种开采环节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在开采金矿时现阶段,我国因金矿开采引发的土地资源损失严重,与此同时,金矿开采会造成水污染,导致金矿周围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金矿开采也会对周边植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金矿附近有河道很可能造成河道的阻塞;金矿开采还会导致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甚至引发水库干涸等问题。大红柳滩位于和田县南,直距180Km的喀喇昆仑山脉中段,行政区划属和田县管辖。大红柳滩地区自然景观壮美,有新藏界碑、班公湖、康西瓦陵园等景区,在金矿开采过程中会对自然景观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路德在其宗教改革活动的早、中期,撰写了多篇涉及婚姻议题的论文和讲稿,大力呼吁进行婚姻世俗化改革。他认为婚姻是上帝亲自创立的,是上帝赐给每个人的一份普世礼物;他认为婚姻属于世俗事务,属于世俗政府的管辖范畴,教会无权对个人婚姻横加干涉;他主张基督徒应该和世人一样尽情享受婚姻里性爱的美好;他认为婚姻具有使男女成为伴侣、生养子女和防止奸淫的功能,婚姻生活是操练灵性生命的场所,培养德行的学校,婚姻生活具有极为高贵的价值。他鼓励人们重视世俗婚姻生活,尽力履行自己在婚姻中的天职。路德对真实的婚姻生活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崇极大地推动了西欧社会婚姻观念、婚姻及家庭生活的更新和婚姻世俗化改革运动的发展。在路德和其他新教领袖的呼吁下,新教徒开始努力经营婚姻,追求灵肉统一婚姻生活;世俗政府当局开始就婚姻进行立法,关闭妓院,整顿婚姻礼仪,倡导全社会对婚姻进行监管。经过婚姻世俗化改革,在新教改革所及地区,妓院受到限制,姘居被禁绝,婚姻质量大为提高,社会风貌焕然一新。路德宗教改革之初,首先努力将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付诸于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为宗教改革运动继续向前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那时罗马帝国的性道德十分败坏,卖淫、通奸问题很严重。基督教兴起带来了一套全新的婚姻观。《圣经》记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是上帝亲自为人类设立的,基督教因而反对离婚、通奸、卖淫,由此恢复了婚姻的尊严。基督教神学集大成者早期教父奥古斯丁在其著作《论婚姻的益处》中将夫妻结合比喻为基督与教会之间的关系,认为婚姻是“圣礼”, 从而赋予婚姻较高的价值。奥古斯丁的婚姻观成为中世纪天主教会正统婚姻观的重要来源,12世纪,天主教将婚姻定为圣礼,认为基督徒男女结合象征着基督与教会的永久结合,婚姻因此成为基督救赎秩序的一部份,极大地抬高了婚姻的价值。然而,“婚姻圣礼说”主张夫妻结合主要是精神结合即精神婚姻。精神婚姻的本质是要否认婚姻中的性行为,由此造成婚姻与性爱之间的尖锐矛盾,并导致了婚姻质量严重下降,人们常常因在婚姻生活中得不到满足而涉足妓院。中世纪晚期,欧洲很多城市都有妓院,整个社会又呈现出罗马帝国时代性道德松弛的局面。“婚姻圣礼说”可以说是引发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性道德败坏的另一个原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问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技能,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然而,为了满足应试需求,英语教师普遍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提问侧重于阅读文本的词句、段落大意的理解,较少涉及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评判,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存在不足。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已成为重要教学目标。

首先指定HTTP服务器及相应端口,通过URL访问到采集页面,根据采集项选择采集表;然后用户录入各项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再将客户端POST的数据通过数据库驱动接口保存至数据库中。

再次,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某些进步的主张和理念。

路德主张人人都可以结婚但结婚与否决定权在于个人,这包含了近代资产阶级婚姻自由与自主的思想;路德认为婚姻是普世权利,婚姻中夫妻应该灵肉结合,反对精神婚姻和婚内禁欲,主张维护婚内性爱权和生育权,这一切体现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对民众的基本人权的尊重,符合近代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路德主张夫妻应该互敬互爱,对病残的一方应该不离不弃,这体现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精神;路德认为婚姻是世俗事务,主张世俗政府应该完全负起管理婚姻事务的责任,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管辖和干涉德意志民众的婚姻事务,这体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捍卫民族利益的立场,同时也符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主张的政教分离的原则。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路德在宗教改革实践中,彻底否认了天主教会的独身主义制度和“婚姻圣礼说”,此后新教神职人员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新教徒也可以享受婚内性爱、过灵肉统一的婚姻生活。路德就这样成功地化解了中世纪婚姻体系中独身与守贞、婚姻与性爱之间的矛盾,从而挽救了中世纪晚期以来天主教婚姻制度和理论引发的西欧社会的性道德危机。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是对中世纪天主教婚姻观和婚姻制度的极大的反叛,动摇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封建专制统治基础。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也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化,婚姻、家庭生活的更新和社会稳定,从而为宗教改革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还体现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某些主张和理念,符合德意志及西欧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要求和趋势。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主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他的性爱观深受奥古斯丁的性爱观影响,以致他肯定婚内性爱的同时,却又认为性已经被罪扭曲,婚内性爱也不是纯洁无罪的,这表明他的性爱观仍相当保守;路德将新教徒的婚姻管辖权完全交给世俗政府,这为后来路德宗教国教化开了方便之门,对德意志历史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

收集语料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侧重不同,效用不同。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有是否合适、是否有效之别(Kasper,2000)。所谓“合适”、“有效”的方法,指的是能够获取目标语料的方法;所谓“目标语料”,指的是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实现研究目的的语料。因此,一项研究具体应该采用哪种(哪些)方法,要视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而定。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可行性,兼顾时间、物力、人力等现实因素。真实性(authenticy)并非衡量语料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简单地在非真实(inauthentic)和无效(invalid)之间画等号(Kasper,2000:318)。

参考文献

[1] Martin Luther.A sermon on the Estate of Marriage[C].Philadelphia:Fortress Press,1966.

[3] Martin Luther.The Estate of Marriage[C].Philadelphia:Fortress Press,1962.

[2] 马丁·路德.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M].李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现阶段,研究人员针对空调制冷新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项目较多。而笔者重点说明的内容主要是空调蓄冷技术的监控。空调蓄冷技术系统可根据不同组件的协作分为几个部分,其运行策略也会因为符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进而监控内容也会有所差异。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并进行调整。

[4] 马丁·路德.马丁·路德文选[M].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Heiko A. Oberman.Luther: Man between God and the Devil[M].London:Fontana Press,1993.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不良妊娠结果。其中不良妊娠结果包括早产、死产、感染、剖宫产。

[6] Marius Richard.Martin Luther: the Christian between God and Death[M].Cambridge:The 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 Martin Luther.On Marriage Matter[C].Philadelphia:Fortress Press,1967.

[8] Robert Kolb & L'ubomir Batka,The Oxford Handbook of Martin Luther's Theol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9] Steven Ozment.When Fathers Ruled, Family Life in Reformation Europe[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张匡娟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02期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