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基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伴随着互联网进入公众生活以来,“网络成瘾”的名词也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当代智能手机将通讯与互联网结合为一体,手机对人们的作用也不再仅仅限于通讯、购物、社交、娱乐等互联网应用软件在手机上的推广,使得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已经离不开它。依据2016年1月份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截止2015年12月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如今,人们更是不管是在上课、吃饭、走路还是睡觉,总是在玩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变成手机的奴隶。虽然,手机上的一些社交、娱乐软件大大地便利了人们,人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后感到无聊或筋疲力尽,他们会用手机来打发时间或缓解疲劳,但若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手机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像人们对网络社交的过度沉迷以至于忽略身边的事或人,从而使熟悉的人陌生化;长时间将人们的目光锁定在手机屏幕上会导致人的颈部、肩部和腰背的疼痛以及听力和视力的下降等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国内外对此研究也颇多。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孤独感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且在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的研究中发现,孤独感与手机依赖有密切关系。姜永志、刘勇等通过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研究发现,孤独感高者其手机依赖水平偏高[1],这与国内多数学者现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例如,刘红和王洪礼的研究发现,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2]66-69,李春生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孤独感与手机依赖成显著的正相关 [3]。然而,影响人们的手机依赖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孤独感仅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像人格特质、自尊、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等均对人们的手机依赖有一定的影响。Davis在病理性网络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中指出社会孤立和缺少社会支持导致了网络成瘾行为的增加。因此,可以依据该结论假设孤独感较强并且缺少现实社会支持的学生则更容易被手机互联网吸引。同时,国外有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学生的孤独感,尽管学生知道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国内多数研究者在对社会支持的研究中往往是基于现实中的社会支持,却忽略了网络社会支持对人们手机依赖的影响。梁晓燕对网络社会支持的研究认为,网络社会支持是指人们在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其情感、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过程被理解与尊重的同时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4]。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缺少支持系统,而趋向于逃避现实沉溺于网络之中,在网络游戏或社交聊天中找到归属感。研究表明,大学生所具有的现实的社会支持可以显著预测手机依赖,大学生的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5]2。那么,作为社会支持的分支,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因此,在本研究中引入网络社会支持,从而探讨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

热熔焊接操作人员应集中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确保接口成功率。建立严格的施工记录签证制度,现场接口编号记录,责任到人,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连接好的管道,经目视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埋设,减少在外界暴露的时间,确保管道使用寿命。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西省某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90.67%。

对手机依赖、孤独感、现实社会支持及网络社会支持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手机依赖与现实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网络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手机依赖与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间的相关不显著(P>0.05);网络社会支持与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呈显著正相关(P<0.01),现实社会支持仅与情绪孤独呈显著负相关(P<0.01)。

(二)研究工具

运用SPSS 21.0及AMOS等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方差分析及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量表由Leung等编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海等人修订。量表共17个项目,包括4个因子:失控性、戒断性、逃避型和低效性[2]66-69。该量表采用1(一点也不)——5(总是)记分,得分越高则表明个体手机依赖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5]20

聊城山陕会馆地处古运河的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本研究对现实社会支持的测量采用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量表中的某些项目进行了修改。第4、6、7题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中删去“女儿”一栏,并把“夫妻”改为“恋人”;第6题和第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工作单位”改成“老师”。其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

计算模型的时间和仿真阶段见图3。图3中:-10~0 s为静态平衡分析(Build-up)阶段;0~30 s为动态分析阶段,其中动态分析又分为仿真阶段1和仿真阶段2两个阶段。

4.情绪——社交孤独问卷[7]

采用梁晓燕2008年编制的《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该问卷共23个项目,由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友伴支持4个维度构成。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从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分别计1分——5分。得分越高表示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属多维量表,是为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这四种类型是:情绪与社交孤立(状况),情绪与社交孤独(感受)。本研究选取部分,仅测量大学生的情绪与社交孤独(感受),两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 0.65(情绪孤独)、0.62(社交孤独),情绪与社交孤独合并后的α系数0.75。

尾水渠开挖总的施工程序是自上而下施工,先覆盖层,后石方无用料开挖,再进行石方有用料(用于堆石坝填筑)分层开挖。半河床半河岸段,逆水流方向分段开挖。分段长度约200m。各级开挖边坡形成之前完成相应高程的地表及生态放流的引排水施工。

3.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6]

(三)统计分析

1.手机依赖指数(MPAI)中文版

二、结果

(一)手机依赖、社会支持及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河口内测点含沙量无论大小潮均远大于外海测点含沙量,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07~0.1kg/m3(河口内)和0.004~0.04 kg/m3(外海)。

(二)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及手机依赖的影响分析

将大学生的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按照总分最低和最高27%的原则,分别分为高现实社会支持者(总分>38)、高网络社会支持者(总分>54)和低现实社会支持者(总分<32)、低网络社会支持者(总分<39)。然后以现实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为被试间变量,对大学生在其他变量上的得分差异进行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在孤独感和手机依赖上,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除了现实社会支持在社交孤独上的主效应不显著外(P>0.05),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在其他因子上的主效应均显著(P<0.05)(见表2)。高现实社会支持者的手机依赖(38.96±1.38)、情绪孤独(4.77±0.54)均显著低于低现实社会支持者的手机依赖(45.35±1.59)与情绪孤独(6.48±0.62);高网络社会支持者的手机依赖(46.48±1.59)、情绪孤独(6.98±0.62)、社交孤独(4.21±0.45)均显著高于低网络社会支持者的手机依赖(37.83±1.38)、情绪孤独(4.27±0.54)、社交孤独(3.00±0.39)。

表1 手机依赖、社会支持及孤独感的相关矩阵及平均数、标准差

注:*P<0.05,**P<0.01,***P<0.001(下同)

?

表2 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的方差分析表

注:a为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

?

(三)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手机依赖的路径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及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依据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及网络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手机依赖的路径模型(见图1),主要拟合指标 GFI、CFI、NFI、IFI 的取值均大于0.9且x2/df=1.31、RMSEA<0.05,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

由图1可以看出,现实社会支持及网络社会支持对手机依赖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对手机依赖的直接预测(现实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向预测,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正向预测);二是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通过孤独感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预测,与之相对应的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4、0.06,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分别为0.29、0.19。

图1

三、讨论

依据CNNIC上的数据显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是在逐年递增,这间接说明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该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即手机依赖与现实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结合方差分析发现,现实社会支持少者其手机依赖较高,并且网络社会支持越高对手机依赖性越强,验证了现有研究。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社会支持者在网络中能够更加便利地通过各种社交、娱乐软件等获得更多的网络社会支持,从而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更有国外研究者利用该结论提出,利用网络给缺少现实社会支持者提供社交网络从而增加其心理健康。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此次研究中将孤独感分为情绪孤独与社交孤独,结合相关及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具有较高现实社会支持者其情绪孤独较低,现实社会支持低者则相反。同时拥有较高的网络社会支持者其情绪孤独与社交孤独也相对较高。大量研究表明,孤独感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本研究中现实社会支持仅仅影响大学生情绪孤独,并未体现在社交孤独。现实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大学生对自我的体验的方面,手机互联网虽然能给予其网络上的支持,但是相较于网络中虚构的满足感显然是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需求,而且也有研究指出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因此,依据本研究可以指出网络社会支持高者其孤独感可能也会相对较高。

从路径分析的结果看,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介效应,现实社会支持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孤独感能够正向预测手机依赖,这与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同。同时依据路径分析结果,网络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孤独感正向预测手机依赖。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可能因为缺少现实社会支持,从而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为了排解孤独情绪来满足自身的交际需求,手机虚拟网络中的各种社交、娱乐软件便为其提供了途径,以便其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寻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给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现实社会支持以干预其孤独感从而减少其手机依赖状况,比如,学校可以多给予大学生生活上的关心、优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展社团活动、改善其友谊质量;作为学生可以主动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及学习社交技能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使用手机的时间。

将0.3 mmol Sm(NO3)3 ·6H2O、0.5 mmol 4,4’-二羧基二苯醚溶于装有8 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转移至25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设置程序升温至160℃,恒温4天后,冷却并用蒸馏水洗涤,发现浅黄色块状晶体。实验式:C28H17O13Sm,元素分析结果为(%),计算值:C,47.25;H,2.40,实验值:C,47.21;H,2.38。

随着手机网民的持续增加,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那么,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究竟是上瘾,还是习惯,多数学者也很难界定。同时,在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的研究过程中,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手机依赖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还未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其研究结果对一些学者的结论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也仅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其次,在进行本次研究中,也同时对本校的一些社团干部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访谈发现他们几乎是每隔几分钟就会看手机一次,包括上课期间,他们对手机的使用时长高于其他大学生,那么,作为校社团干部其对手机的依赖性是否高于其他大学生、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结论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1)孤独感在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介效应;(2)现实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孤独感负向预测手机依赖、网络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孤独感正向预测手机依赖;(3)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可以从改变其社会支持状况进行。

参考文献:

[1]姜永志,刘勇,王海霞.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7(3):82-87.

[2]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

[3]李春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28.

[4]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34-44.

[5]杨玮奇.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01-303.

[7]Karin M.Eyrich-Garg.Mobile Phone Technology:A New Paradigm for the Prevention,Treatment,and Research of the Non-sheltered“Street”Homeless?Journal of Urban Health,2010,87(3):365-380.

李长玲
《鄂州大学学报》 2018年第02期
《鄂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