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

更新时间:2016-07-05

我国是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国,具有五千年之久的发展历程,民族声乐艺术正是在历史流淌过程中,不断传承发扬、积累下来的重要艺术产物,是我国声乐的无价之宝,具有独特的艺术色彩与魅力,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与地域风格,并且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声乐艺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基本属性完全不同,而这也正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众不同之处,因而造就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多样性特点。民族声乐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欢迎,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现代社会中,出现了民族的新唱法,形成了新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但这种新艺术也是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是一种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弘扬以及创新的表现,体现出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特点,同时也包含了一些西方声乐的基本技巧,艺术态度更加开放。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显著的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为了确保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其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更加有效地传承下去。

小米根据目前的成本管理现状,公司研发部、合作企业发展部、营销部和售后服务部根据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对成本管理效果明显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丰厚的奖励,调动了全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在该系统操作数据库的时候,采用的是Visual Studio自带的EF实体框架,操作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方法,以一个用户表的查询为例:public List<UserInfo>GetAllUserInfo(){return content.UserInfo.ToList();}。EF的操作全部封装到了content当中,相对于传统的SqlHelper工具类,将操作数据库的Sql语句全部做了封装,仅仅需要一行代码就足以将数据查询出来,真正地体现了高效率,还有一点不同的是EF跨数据库,你仅需在配置文件中做简单修改替换即可实现跨数据库的复杂功能,十分便利。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主要可以分成民歌、曲艺以及地方戏曲三大类。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很多新式的民歌演唱方法与西方民族文化也逐渐融入其中,这些新民族声乐的歌曲,从选材、演唱、情感以及歌词等内容上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民族声乐艺术简单说就是将歌曲用民族的演唱方法表达出来,[1]这种现代民族唱法继承了历史民族基本特点,同时又融合了西方民族相关技巧,在现代人不断创新、挖掘、借鉴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新的现代民族声乐形式。此外,我国民族声乐更加注重创新,不再是单纯的传统演唱,而是既要有传统色彩,又要有现代特征,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样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艺术审美,满足他们内心需求。因此,民族声乐艺术不仅要达到我国的艺术美要求,还应充分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声乐气质。

二、我国民族声乐的基本性质

(一)民族性

由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民族声乐的风格也自然呈现多样性与规范性的特征,但却不能单纯地只注重这种多样性,也要强调其科学合理,这才是民族声乐艺术,而不是民族声乐表演。民族声乐最根本的要求是要符合我国民族的审美标准,并且还要具有显著的时代感与大众性。在加强民族演唱科学性的过程中,要尽量将演唱做到极致,充分挖掘演唱者内在的潜力,探索出更多的演唱技巧,只有不断努力,民族声乐艺术才能更好地蓬勃发展,并且保持显著的多样性特点,才能创造出更多优质的民族声乐作品,展现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科学性

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国,民族之间的区域地理位置、民俗习惯、民族文化均不相同,民族声乐艺术也更各具特色。比如蒙古族的民族声乐作品,大多数比较粗犷、幽静、辽阔,用独特的蒙古长调表现,而江南地区则是运用地方特色小调的形式展现江水人家、山明水秀。这些都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虽然各民族、区域之间有着不同的民族声乐表达形式,但却同时都在体现着各自的独特声乐艺术魅力。此外,我国很多戏曲,音域宽窄不同,有很多委婉、幽静的戏曲唱法,也同样能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没有必要刻意加入其他技巧,还需要保持最原始的民族性,这样的演唱方法才更加科学。因此,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应加强对科学性的重视,并不断完善、提升发音、演唱技巧,找出最为合适的方法,体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生机与活力。

(三)民族与科学相结合

声乐作品主旋律体现着表演风格,演唱者们声线的不同特色,可以充分将各地区不同时代的民族声乐风格展现出来,并且适当改变唱腔、字句清晰度,能让声乐作品更加有韵味。声乐的主旋律也就是整首作品的曲调,它的特征与独特魅力也是民族声乐的独特所在,而民族的特点又直接影响着民族声乐,因此,必须要重视曲调的表现,通过不同的腔调将民族淳朴善良的特质表现出来,并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推广到世界各地,让我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的舞台,获得更多的听众,提高世界影响力。

三、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发展有效路径

(一)了解民族声乐的风格

只有谦虚地且有效地借鉴其他多种声乐的表现形式,才能提高我国民族声乐演绎的整体水准。当借鉴美声形式时,要深入钻研分析民族唱法中融合美声的发音技巧,这样才能让我国民族声乐最终的演唱展现出东方国家特有的魅力,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西方色彩。在借鉴曲艺形式时,要做到气息均匀、深呼吸慢吐气、换气转折衔接自然灵活、节奏拍点清晰明确、字正腔圆,形成独一无二的全新歌唱风格。[4]此外,很多现代民族知名表演艺术家们的大型个人演唱会,是最好的参考依据,值得综合分析、深入解读并充分借鉴,艺术家的演唱技巧值得年轻一代的表演者们学习与深思,让听众在欣赏优秀音乐的同时,还能更加准确地掌握曲目的情感,进而产生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性质相互结合,主要体现在演唱时的声音技巧使用上是否科学,不仅要体现民族的独特性还要确保科学合理性。在这方面,很多民族歌唱艺术家与民族声乐教育专家们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一直在工作或是教学当中,不断对民族声乐艺术深入挖掘与探索,不断努力寻找出更加适合的演唱方法,并且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摸索当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将西方民族唱法适当融入我国民族声乐当中,以此来激发创作者更多的灵感,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具有个性,同时这也是科学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表现。

(二)借鉴多种声乐的形式

民族声乐在不同的时代与环境下,具有不同的风格,大多数民族音乐都是根据诗词或是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2]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民族音乐作品都体现着时代的特征与民族发展态势。作为演唱者来说,应全面深入地了解与认知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背景、不同时期风格以及特征,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情感与唱法,使其更具感染力与表现力。[3]例如,现代声乐作品几乎都是根据民族特有的小调创作出来的,在遵循汉语规律、歌词押韵的前提下进行编写,将民族风格充分体现出来。演唱者演绎这种风格的作品时,决不能生拉硬拽运用西方美声的方式,并且还要与传统的演唱形式明显区分开,主要因为美式唱法注重的是喉咙的放松、胸腔的通畅以及头脑放空,整体声线浑厚,具有明显的金属色彩。但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注重的是甜美、清脆、洪亮,声线细腻、轻快、透彻,纵观当代声乐整体风格与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歌曲多以圆滑、清澈、明亮为主,坚持传统艺术美的基础原则,温婉而柔和,由感情带动声线,让声音传达情感,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辅助、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其与众不同的气质与风格。

(三)体现声乐技巧与价值

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注重的是,中西结合的双重性演唱与呼吸,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赖胸腹进行呼吸,将声音逐渐推向某一高度,让声效更加充实、丰盈、优秀、放松。因此,声乐技巧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至关重要,起到决定性作用,具有直接影响。很多民族声乐作品都是根据民间戏曲改编而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与艺术魅力,这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艺术产物,体现着我国独特的审美视角,更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蕴含着各民族的情感及美好意愿,象征着我国团结一致的坚定信念,更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代表符号。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缓解和消除,在改善预后和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方面存在积极的影响。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其特点、风格、形式、情感等也从传统的单一变为当前的多样,想要将民族声乐艺术有效地弘扬继承下去,就应全面认知,积极借鉴其他演唱技巧与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敢于尝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其既有明显的历史性又充分体现出现代气息,不断完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多样性的民族声乐艺术得以有效发扬光大,从而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莉.浅析我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及艺术魅力[J].戏剧之家,2015(3):26-27.

[2]张强.殊途同归有容乃大——中国民族声乐“多元”语境下的当代话语[J].黄河之声,2010(2):31-33.

[3]尚广平.当前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探究[J].黄河之声,2017(3):23-24.

[4]贾丽丹.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歌唱艺术——解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当代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5(2):34-35.

曹云华
《鄂州大学学报》 2018年第02期
《鄂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