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同伴排斥情境下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1 引言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并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5月20日,《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正式发布。2017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涉案人1881人。校园暴力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我国多个省份,且多发。同伴排斥作为一种校园的“冷暴力”,归属一种社会排斥。在心理学上,社会排斥是特指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个体归属需求和关系需要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1],同时同伴排斥也是人际关系瘫痪的一种信号。如在中小学校园里,某个学生孤零零地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或像独行侠一样独来独往,亦或唯有一名学生会缺席集体活动等都是同伴排斥的表现[2]。虽然这种“冷暴力”不如攻击、殴打等硬暴力那么严重,也没有受到那么高的关注度,甚至只有排斥者和被排斥者才知道,但长期的“冷暴力”会对儿童产生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在中小学校园中,学生之间的“冷暴力”行为常常可以细化为恶意孤立、辱骂嘲笑、乱起绰号、造谣污蔑等排斥行为。鉴于形式的不同,儿童的同伴排斥可以划分为明确的排斥和不明确的排斥两种。已有研究就以儿童为被试,探究了明确和不明确排斥对儿童的影响作用,且发现6岁儿童就已在两种排斥类型中体验到不同的排斥感[3]。同伴排斥对个体的身心、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一系列长期且严重的消极影响,比如孤独、抑郁、自暴自弃、吸烟酗酒等。同时,由于社会排斥导致情感麻木,个体的同情心缺乏,亲社会行为也会随之减少。加上对这种“冷暴力”往往处罚无力,受害学生长期受排斥,会产生厌学、抑郁、厌世等悲观情绪。但是由于这种排斥并不明显,得不到家长与教师真正的重视。往往校园“热暴力”就是这种“冷暴力”的累积,当“冷暴力”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升级为暴力相向[4]。为此,2016年11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多项措施,要求积极有效地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足见中小学校园中的暴力问题引起了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5]

由于小学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化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大量研究已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内容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大众传媒等影响作用。国内学者郭伯良和张雷的元分析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同伴拒绝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儿童群体中的排斥或接纳影响着儿童亲社会行为。[6]鉴于同伴排斥是在人际互动中,个体被他人或团体拒绝、赔偿或者贬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儿童的同伴拒绝即一种社会排斥形式。为此,基于团体拒绝的角度,本研究拟揭示同伴排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进行小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沈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小学生98名,其中男生53人,女生45名;平均年龄(12.21±1.34)岁。所有被试从未参加过类似实验。根据排除感量表的测量结果,删除8名未完成实验任务和排斥任务无效被试,剩余90名为有效被试。随机将有效被试分配到3个实验组中,其中,明确排斥组30人,不明确排斥组30人,接纳组30人,每组被试性别比例1:1。

预算编制结果将直接影响预算执行情况。因为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从企业各个环节入手,导致预算活动参与度相对不高。并且因为预算编制自身不具备严谨性和规范性,在执行预算工作时,时常和实际情况相背离,使得预算监管存在盲区,管理人员不能发挥自身担具的监管作用,从而使得预算编制结果差强人意。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

该量表由Gustavo Carlo编制,我国学者寇彧等人于2007年修订。该量表共26个题目,包括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和紧急性6个维度。量表为5点记分,0~5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561~0.778。[7]

采用F检验检验同伴排斥操纵的有效性[F(2,178)=8.34,P<0.001],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操纵任务引起不同实验组被试产生不同的被排斥感。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明确排斥组被试的被排斥感显著高于接纳组、不明确排斥组,且不明确排斥组被试排斥感显著高于接纳组,说明研究中的社会排斥任务的操纵是有效的,见表1。

采用Excel建立资料数据库,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

在酒店对于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国内酒店的管理人员由于传统思想总是寄希望设法用各种手段来控制酒店的员工,甚至把一些激励的措施也当成了控制知识型员工的手段。许多酒店在解决知识型员工“跳槽”问题上走进了误区,他们把“跳槽”看成是员工的背叛或者认为员工跳槽体现出的是自己管理的失败,为了遮盖住这种失败,有的甚至采取扣押金、扣档案,扣工资等偏执的做法。最后,人非但没留住,还严重影响到企业声誉和形象。酒店的管理者即使知道采用这种管制性措施把人才被迫留住,所留人才会因此变得消极怠工,令酒店和员工个人双方两败俱伤,也依然这样做。

算法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的有Minimax算法和Alpha-beta剪枝。Minimax算法是一种悲观算法,即每步都假设对方选择最优的情况下,己方进行选择;而Alpha-beta剪枝则可以简化计算量,大体思路为我们不需要构建完整的树,其中当前格局无法找到最好情况下,我们应该返回父节点,而舍弃当前节点。两者的结合可以完成2048游戏的多步分析,使胜率达到较高水平。

在进行森林抚育操作过程中,对树木进行修剪枝条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目标树木的生长情况,还能够提升其发育的状态,更好的让其得到生长。一般来说,在修去树冠下部的1~2轮活枝时,为了不对整个树木的枝干产生一定的伤害,需要对树干的枝桩尽量进行平整的修剪。并且,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进行修剪过程中,科学的保留对应的冠长非常重要。

2.3 研究设计

以同伴排斥情境类型(明确排斥、不明确排斥和接纳)和性别(男、女)为自变量,以《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中各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考察同伴排斥情境类型和性别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采用3×2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伴排斥情境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84)=6.93,P<0.05],接纳组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总体得分显著高于不明确排斥组、明确排斥组。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84)=5.65,P<0.05],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F(2,84)=1.75,P>0.05]。同时,匿名性、利他性、情绪性性别的主效应显著(P<0.05),女生的平均分高于男生;公开性、利他性、匿名性和紧急性在排斥情境类型上的主效应显著,接纳组被试得分均高于明确组和不明确组;利他性、紧急性在排斥情境类型和性别上存在交互作用[F(2,84)=6.05,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利他性得分上,男生组中的接纳组高于不明确组、明确组被试;在紧急性得分上,男生组中的接纳组、不明确组高于明确组被试,见表2。

2.2.3 同伴排斥任务

2.4 研究程序

首先,邀请参与实验的被试进入实验室,待其坐好后,向他们宣读实验指导语,要求被试用统一的A4白纸与黑色笔作自画像,时间约为20分钟。随后,统一收回自画像,由一名主试把所有自画像拿出计算机室进行评定分组。主试按照随机化原则把所有被试分为三组。10分钟后,主试和2名助手回到实验室,分别对事先分好组的明确排斥组、不明确排斥组和接受组的被试单独告知不同的指导语,然后,向所有组的被试统一发放《排斥感问卷》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最后,收回问卷,向被试解释一下实验目的,并赠送小礼物,以消除因实验带来的不良情绪。

2.5 统计方法

该问卷是用于被试在进行排斥任务操作后的社会排斥感的测量,测量题目是“你在群体中感到被排斥的程度是多少?”采用5点计分,其中,“1”代表“无”,“5”代表“非常强烈”,排斥程度依次增强。

该实验改编自Nesdale等人设计的虚拟的绘画比赛的同伴排斥情境任务[4]。首先主试向每名被试发放一张A4白纸,要求被试在所发放的A4白纸上画一张自画像。指导语如下:“同学们好,欢迎参加第一届‘绘画之星杯’小学生绘画交流活动,本活动意在促进各小学学生的艺术交流。请所有参与者在统一发放的A4白纸上进行自画像创作。之后评审对所有自画像进行评定,绘画程度相当的小朋友将分为一组,由组员共同为该小组命名及选择小组的代表色。”主试对所有被试分组,每三人为一组(一个内群组),每个内群体中的被试都有相同性别。接着,主试对不同实验组的被试告知不同指导语:①明确排斥组:你原所在组的其他两名组员已选择另外一个绘画水平较好的同学加入,并且选好小组名称和代表色,随后会把你的照片从该小组中去掉;②不明确排斥组:由于原所在组的两名成员所选择的组员去了其他小组,因此你来替补,但是他们已选好了小组的名称和代表色;③接纳组:你所在小组的其他两名组员非常欢迎你的加入,并且他们希望你能够为小组命名并为小组挑选代表色。

3 研究结果

3.1 同伴排斥任务操纵有效性检验

2.2.2 同伴排斥感问卷

表1 三种实验情境下小学生排斥感得分(M±SD)

实验情境 排斥感明确排斥组(n=30) 4.52±0.73不明确排斥组(n=30) 3.08±0.64接纳组(n=30) 2.52±0.78

3.2 三种实验情境下小学生亲社会行为测量分析

实验采用3同伴排斥(明确排斥、不明确排斥和接纳)×2性别(男、女)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在《亲社会行为测量》上的各维度得分。

表2 不同性别小学生在三种实验情境下亲社会行为的得分(M±SD)

性别 实验情境亲社会行为公开性 匿名性 利他性 依从性 情绪性 紧急性 总分接纳组(n=15)17.99±1.06 21.79±1.97 18.02±1.01 23.17±1.18 22.44±1.73 13.09±1.73 116.54±7.80男不明确排斥组(n=15)17.00±1.23 19.17±1.00 15.23±1.34 22.91±1.49 21.39±0.66 14.51±0.66 110.21±7.68明确排斥组(n=15)15.43±1.58 19.89±0.99 15.98±1.10 21.36±1.07 21.49±1.24 10.67±1.34 104.82±11.97接纳组(n=15)17.39±1.10 22.69±1.37 18.00±1.22 23.45±1.24 23.24±1.41 12.11±1.41 116.50±9.47女不明确排斥组(n=15)17.50±1.63 21.09±1.02 17.17±1.20 24.38±0.99 23.89±0.97 11.67±0.97 115.70±8.58明确排斥组(n=15)16.79±1.76 19.21±0.83 17.64±1.78 23.19±2.07 23.17±1.34 13.15±1.28 113.15±6.90

4 讨论

4.1 同伴排斥任务的有效性分析

本研究对Nesdale等人的同伴排斥情境实验进行改编,通过设置虚拟的绘画比赛情境引发小学儿童被试的不同排斥感。结果表明,明确排斥组被试的排斥感高于不明确排斥组,且显著高于接纳组,证实了虚拟的绘画比赛任务诱发小学儿童社会排斥感的有效性,也说明虚拟绘画比赛情境任务应用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与两组排斥组相比,接纳组的小学儿童明确地感受到团体内成员对自己的需要与喜欢,而明确排斥组与不明确排斥组的小学儿童在感知这种被排斥感上却未有显著差异,与Nesdale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表明处于任何一种排斥情境,小学儿童都会感知到自己与团体成员在态度上存在分歧。但在两种排斥情境下,小学儿童的感知却有着不同之处。在不明确排斥情境下,小学儿童会用“糖衣丸”(sugar-coat the pill)的策略来处理被排斥的情境,并认为自己会被更多人接纳,受到更少人拒绝,即使明知自己被排斥,但却试图想成为团体中的一员,而遭受明确排斥的小学生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8]

4.2 同伴排斥情境影响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研究结果还表明,同伴排斥情境影响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接纳组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不明确排斥组,且显著高于明确排斥组,与已有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这一结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释:一方面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探测人际关系的质量,如果人际关系质量降低,人们会及时作出反应与调整[10]。所以,本研究中的小学儿童关注其在团体中的地位,当受到同伴排斥时,会出现如焦虑的消极情绪,以此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做出反应,而不是与他人建立新的、积极的人际关系来使团体接纳自己,这就会减少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被拒绝的儿童会对团体成员持有偏见,易出现对他人的欺负行为。[11]有研究也表明,两种排斥情境中的小学儿童会认为团体内成员仅将自己视为团体外成员,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加入团体中。[12]这可能是导致两种排斥情境中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接纳组的另一个原因。

4.3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的小学生来说,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印证了前人部分研究结果[13]。首先,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性别的差异可能是男生与女生对不同需求的重要性评估的差异而致。一般来说,女性认为与他人的关系需求较重要,而男性认为地位和能力更重要。在身份排序研究中,Thoits也发现女生比男生更重视关系导向的身份,更担忧与他人关系的质量,在人际交往中也更具压力,因而女生对关系需要重要性的感知显著高于男生。[14]其次,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体内激素水平不同引起的,如雄性激素水平与攻击行为有关,所以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多于男生[1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男生的亲社会行为中的利他性和紧急性维度受排斥类型的影响显著,与排斥情境相比,在接纳情境下,男生更易表现出利他性和紧急性的亲社会行为,这表明团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影响着男生某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出现。

研究结果提示,无论哪种同伴排斥情境都会影响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但明确排斥的影响大于不明确情境,且对男女生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儿童与他人的交往行为,如若发现小学儿童遭受团体成员排斥,应及时向他们提供应对策略,克服因不良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亲社会行为降低等负面影响。

无论南北方种植区,土壤改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但绝大多数种植者缺少长远持续的改土计划和理念。另外,也不知道如何改土。有机肥投入、枝条还田、果园生草、果园免耕、菌肥施用、树行覆盖、化肥控量、平衡营养、实施喷灌,这些措施都是改土的基本方法,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选择地采用。

参考文献:

[1] 杜建政,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6):981-986.

[2] 张桂平,王茹.大学生社会排斥行为诱发因素的扎根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6(3):77-84.

[3] TWENGE J M,BAUMEISTER R F,DEWALLl C N,et al.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1):56-66.

[4] NESDALE D,ZIMMER-GEMBECK J M,ROXBURGH N.Peer group rejection in childhood:effects of rejection ambiguity,rejection sensitivity,and social acume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14,70(1):12-28.

[5] 杨东平,杨旻,黄胜利.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6] 郭伯良,张雷.近20年儿童亲社会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结果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86-88.

[7] 寇彧,洪慧芳,谭晨等.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12-117.

[8] DUNHAM Y,EMORY J.Of affect and ambiguity:the emergence of preference for arbitrary ingroup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14,70(1):81–98.

[9] ZIMMERGEMBECK M J,NEXDALE D.Anxious and angry rejection sensitivity,social withdrawal and retribution in high and low ambiguous situ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13,81(1):29–38.

[10] LEARY M R,BAUMEISTER R F.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self-esteem:sociometer theory[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0,32(00):1–62.

[11] 张珊珊,张野.儿童期社会排斥研究及其对促进儿童发展的意义[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12):15-18.

[12] AUGOUSTINOS M,ROSEWARNE D L.Stereotype knowledge and prejudice in children[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1,19(1):143-156.

[13] 阮素莲.幼儿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47-54.

[14] THOITS P A.Identity structur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gender and marital status comparisons[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2,55(3):236-256.

[15] 李庆功,江楠.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0):7-10.

冯春莹,张瑜,张珊珊,张野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