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体感诱发电位在中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指导作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是常见的感觉诱发电位之一[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异性躯体感觉传入通路、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脑卒中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患者常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通常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慢于下肢[2],应尽早实施中西医综合治疗及康复功能锻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通过检测中年脑卒中患者SEP N20潜伏期及波幅,应用神经功能缺陷、改良Barthel指数评测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测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探讨SEP N20潜伏期及波幅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1-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标准[3],入组40例患者,男26例,女1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6例,缺血性脑卒中24例,均经CT或MRI检查结果证实,全部患者均为右利手。纳入标准:①年龄45~59岁;②患者神志清醒,配合调查,具有自评能力;③首次发生单侧脑卒中;④病程<30d。排除标准:①无器质性的心、脑、肺、肝、肾疾病和其他影响人格、情绪的疾病;②既往有糖尿病、癫痫、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病史;③既往有意识障碍、脑外伤、颅脑手术史。

1.2 检测仪器和方法

采用SEP检测中年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由专人操作,仪器为丹麦维迪KEYPIONT4神经肌电图仪。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采用上肢腕部正中神经刺激法,电极置于手腕部的近心端,距腕远端皱褶2~3cm,时限为0.2ms,频率1.9Hz,刺激强度以引起拇指外展肌轻微收缩(4~12mA)为宜。记录电极按照脑电图10/20系统固定在头部两侧,图形以打印器记录,记录N20的潜伏期与振幅,每侧肢体行2次SEP检查,每次均叠加200次,结果取2次平均值。

1.3 肢体功能评定标准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4]、改良Barthel指数[5]评测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6]评测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1.3.1 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标准 患者偏瘫侧肢体0分:上肢按照要求抬起10s,无下落;1分:上肢按照要求抬起,但不能维持10s,下落时不撞击床或其他支持物;2分:能对抗一些重力,但上肢不能达到或维持坐位90°或卧位45°,较快下落;3分:不能抗重力,上肢快速下落;4分:无运动。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应用SEP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观察评定指标,SEP的第一个近场电位N20在刺激对侧顶叶的体感皮质区有明确定位,刺激正中神经所产生的SEP早期成分波N20具有相对稳定性及特异性的特点。本文结果显示,出院时患者患肢SEP N20的潜伏期大于健侧、而振幅小于健侧;出院2个月后及出院时患者患肢SEP N20的潜伏期小于健侧、而振幅大于健侧,表明患者在入院时SEP N20患侧上肢功能较差,入院时的潜伏期、振幅患侧小于健侧,致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在出院2个月后、出院时分别与入院时比较逐渐缩短;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振幅出院2个月后、出院时分别与入院时比较逐渐增强,表明患者在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后SEP N20患侧上肢功能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1.3.4 SEP异常标准 潜伏期和(或)波间期延长>均值+3s;检测时出现插入潜伏期延长,有正尖纤颤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可时限增宽,波幅高,多相波多,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减少,呈单纯相,说明是神经源性疾病[7]

由表2可见,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后上肢NIHSS、改良Ashworth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后均高于入院时,出院2个月后高于出院时(P均<0.05)。对照评价标准可以看出,患者在入院时卒中程度较重,上肢功能恢复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后三项评价标准的评分逐渐增高。

1.3.1 药物治疗 药物是最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常用的疼痛治疗药物有: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抗癫痫与神经安定类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9]。

1.4 统计学方法

1.3.2 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评定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定标准:①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②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度(ROM)评估之末出现的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③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ROM50%内突然出现卡住,当继续把ROM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较小的阻力;④Ⅱ级: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⑤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⑥Ⅳ级:肢体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2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双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结果比较

由表1可见,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患者患肢SEP N20的潜伏期大于健侧,振幅小于健侧(P均<0.05);出院2个月后患者患肢SEP N20的潜伏期小于健侧,振幅大于健侧(P均<0.05),两项指标值接近正常。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在出院2个月后、出院时分别与入院时比较逐渐缩短(P<0.05);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振幅出院2个月后、出院时分别与入院时比较逐渐增强(P<0.05)。

2.2 脑卒中患侧不同时段上肢NIHSS、改良Ashworth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蕹菜P、K转移量处理1、处理2均在第3次采收时最高,N转移量处理1在第5次、处理2在第7次采收时最高,说明秸秆加量覆盖腐解前期消耗N素过多;处理1的N、P转移量高于处理2,处理2的K转移量高于处理1,水稻秸秆覆盖蕹菜转移的N、P、K总量均显著高于CK。

 

表1 40例脑卒中患者双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测定结果比较(x±s)

  

与入院时患侧比较P<0.05

 

肢体健侧患侧t值P值入院时潜伏期/ms 18.3±1.2 23.4±1.4 6.612<0.05振幅/μV 2.9±0.3 1.9±0.6 5.824<0.05出院时潜伏期/ms 17.8±1.6 20.8±1.53.262<0.05振幅/μV 3.0±0.6 2.3±0.32.641<0.05出院2个月后潜伏期/ms 振幅/μV 18.5±1.5 2.9±0.6 16.6±1.3 3.8±0.43.968 2.546<0.05 <0.05

 

表2 脑卒中患侧上肢神经功能缺陷和自理能力在不同时段的评分比较(x±s,分)

  

与入院时比较P<0.05;与出院时比较P<0.05

 

评价指标改良Ashworth NIHSS Barthel入院时4.93±0.43 3.28±1.69 36.4±3.60出院时7.66±5.824.27±1.5842.39±18.48出院2个月后11.46±6.26※△8.48±2.18※△67.22±21.88※△F值10.64 8.62 12.26 P值<0.05<0.05<0.05

3 讨论

1.3.3 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 对患者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及上楼梯10项日常生活的独立程度打分来评定等级。评分标准总分100分。>60分表示可以自理;40~60分表示需要帮助;20~40分表示需要很大帮助;<20分表示完全需要帮助。得分越高说明肢体障碍程度越低。

她不愿接受自然界残酷的“物竞天择”,敢于挑战规则的人,并且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她适当改变了白叶头猴猴群规则,干预新猴王上任后的杀猴婴行为,将猴婴带回基地人工喂养,在部破坏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使得白叶头猴数量稳定上升。

SEP N20产生于初级躯体感觉皮质,SEP异常反映轴突传导阻滞或皮质障碍,而传导延迟多为白质病损[8]。本文结果显示,中年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的潜伏期延长、振幅减小,与有关报道结果一致[9]。本文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后患侧上肢NIHSS、改良Ashworth和Barthel指数评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三个评价指标的评分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后均高于入院时,出院2个月后高于出院时。有文献[10]报道,正中神经SEP在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中起指导作用,Barthel指数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体现,是评价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最常用方法,也是康复疗效的主要指标。本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在出院至出院2个月后肢体康复效果显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院及2个月后与入院时比较逐渐增加,达到60分以上,说明患者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在入院时尽早给予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康复功能训炼[11],可以根据SEP N20潜伏期和振幅及时尽早安排训炼,充分发挥SEP N20检测的作用,使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处于最佳时期[12]

译文 Why be so lofty,with your passion for pu-rity?Why must you alone have such delicate adorn-ment[14]72.

综上所述,中年脑卒中患者需行SEP N20检测,根据患者SEP N20检测结果,给予及时的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措施,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承担起社会及家庭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欤,徐宏光.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2):119-122.

[2] 吴奇勇,聂金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67-169.

[3] 苏静.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信度与效度[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2)326-327.

[4] 陈红娟,王云,梅小芬.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2-74.

[5] 李旭,张飚,曹沁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poB/ApoA1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5(10):11-13.

[6] 江浩清,江文婷.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恢复中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4,10(3):289-290.

[7] 邱素丽,陈美珍,陈秀娟,等.BAEP、SEP和NSE作为急性脑卒中昏迷预后判断指标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4):730-731.

[8] 黄英辉,张吉强.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进展[J].局部手术学杂志,2009,18(2):134-135.

[9] 曾小雁,贺婕,苏微微,等.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0(1):120-122.

[10] 谢珊珊,田珊,张淑玲.体感诱发电位在股外侧皮神经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1):83-84.

[11] 朱玉霞,李娜,董惠珍,等.体感诱发电位和中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7):605-607.

[12] 胡彩彩,葛波波,刘晓林.进展性脑卒中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6):5-9.

 
朱玉霞,张荣艳,付传芳,李玉玲,乔惠敏,赵丽丽,刘顺达,韩芳,董惠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