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家属不同探视时长在ICU中的干预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其管理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探视制度尚无统一标准。国外文献[1-3]显示,家属陪伴在ICU患者身边不仅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健康结局,也能使家属直观了解患者现状,很大程度上满足家属需求,并能大大降低ICU患者家属的ICU后综合征发生率。但是,无限制时间的探视制度目前在国内实施难度较大,国内ICU大多采取的是固定时间段,固定时长探视,但最佳探视时长国内研究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ICU探视时长(30 min、90 min)在ICU中的干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于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实行两种患者家属探视制度,因此本研究采用的是前后比较研究。2016年7-12月共收治156例ICU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入住ICU时间>1 d;同意接受探视;均有家属探视,为患者的配偶或一级亲属;意识清醒,有阅读和理解能力。排除标准:ICU入住期间死亡者;精神障碍、深度昏迷者;重大医疗纠纷者。2016年7-9月入住ICU的71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21~89岁,平均(57.47±18.53)岁,APACHE-Ⅱ评分(12.56±6.03)。2016年10-12月入住ICU的85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18~91岁,平均(60.08±19.62)岁,APACHE-Ⅱ评分(14.82±6.79);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面对面家属探视方式,探视要求:(1)家属在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执行手卫生。(2)探视人员为1~2名,中途不得更换探视人员。(3)管床医生介绍患者目前的治疗进展和治疗措施的实施情况,责任护士介绍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等情况。(4)每日探视1次,探视时间14∶30-15∶00,时长30 min,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或情绪波动时由当班医生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按需给予5~30 min的短时探视。

1.2.2 观察组 将每日下午的探视时长由30 min延长至90 min,时间为14∶30-16∶0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1)前来探视的家属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如剃须、梳发、修剪指甲、擦浴等。(2)家属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方式与患者交流,疏解不良情绪并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早期运动计划的拟定和实施,与护理人员共同协助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进行床边坐椅子等活动,或协助患者进行自主握拳、双手上举、足背曲和下肢抬高30°等床上活动。

1.3 观察指标

1.3.1 谵妄发生率 采用监护室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4]每班(每8 h)评估1次,必要时随时评估。评估谵妄时,第一步使用 RASS 评估工具,如RASS得分-3-+4时,进行第二步即意识评估。当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时,我们很难确定意识内容,无需进行 CAM-ICU 评估;而当患者处于浅昏迷时,我们能够对其思维的清晰度进行评估,之后便可使用 CAM-ICU 工具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谵妄。在 CAM-ICU 评估工具中,由四个诊断特征界定,当患者出现特征 1(意识状态急性改变或波动)和特征 2(注意力障碍)同时为阳性,再加上特征3(意识水平改变)或特征 4(思维混乱)其中之一为阳性时,即认为发生了谵妄。

1.3.2 院感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ICU平均入住时间 采用自制调查表格获取。

1.3.3 家属满意度 采用中文版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care familiy satisfaction survey,C-CCFSS)调查,是由国内学者李丽等[5]学者于2014年对Wasser等[6]研制的危重症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iy satisfaction survey,C-CCFSS)进行的标准汉化。该量表包括27个条目,分别为信息(7个条目)、保证(7个条目)、被接纳(3个条目)、支持(6个条目)、舒适(4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评分,总分范围27~135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02,各个维度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8,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1.4 资料收集 谵妄发生率、院感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ICU平均入住时间都是根据本研究设计的一份调查表由一名研究小组成员独立收集;家属满意度在患者转出ICU后3天内在ICU做随访时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院感发生率(调整日感染例/次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ICU平均入住时间、家属满意度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谵妄发生率、调整日感染例次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ICU平均入住时间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谵妄发生率、调整日感染例次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ICU平均入住时间的比较 %

  

组别例数谵妄发生率调整日感染例次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ICU平均入住时间/d对照组7128.172.475.888.41±7.42观察组8510.592.2025.84±5.28χ2/t7.909 422.90118-2.52P0.010.000.000.00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各维度及总分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各维度与总分比较

  

组别例数信息保证被接纳支持舒适总分对照组7123.31±3.0723.23±3.9611.38±2.0620.15±3.4512.08±1.9890.15±5.46观察组8526.29±2.0526.02±2.0712.23±1.4522.64±1.7014.84±1.60102.01±4.72t7.255.633.035.839.5814.55P0.0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3.1 延长探视时间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ICU谵妄的发生会造成显著的不良后果,包括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日,造成患者长期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死亡风险及医疗成本等[7]。ICU患者一般发病较急,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患者在ICU抢救过程中没有亲人陪伴,看到的是冰冷的仪器和医务人员陌生的表情,此时患者不但要忍受各种有创治疗带来的痛苦,而且还要承担无人倾诉的心理孤独。负性情绪的长期存在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诱发各种应激发应,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此时患者需要家属的探视与关怀。目前,国内关于ICU探视时间限制的研究少见报道,连丽钦等[8]指出,56.1%ICU患者家属希望探视时间在30 min以上。将ICU家属探视时间延长至90 min,在严格执行手卫生的情况下,家属可以为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并鼓励其早期运动。探视时间延长,可让患者充分倾诉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家属针对性地进行情绪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疏解。早期运动可预防 ICU 获得性肌无力,还有效地预防谵妄的发生[9]

3.2 延长探视时间并未增加院感、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据统计[10],ICU 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3%~14%,再插管率为31%~74%,意外拔管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达25%,既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天数,还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我院ICU通过延长家属探视时间,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以往限制性探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患者感染,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但本研究中显示探视时间的延长并未增加ICU患者尿路感染、肺炎、菌血症等发生率,这在邓艳丽等[11]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探视时间的延长,促使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呼吸机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有效地促进了早期活动,因而ICU平均住院日也较对照组缩短。

3.3 延长探视时间满足了患者家属的需求,提高了其满意度 大量对ICU患者家属需求的量性与质性研究中都表明获得疾病信息需求,陪伴需求是评分较高的项目[2],延长探视时间可以让家属有更多的时间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取信息,也能得到更好的陪伴。影响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两个最终因素是家庭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患者的照护质量[12]。Hodges等[13]学者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情绪的一篇Meta分析中指出患者与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是呈正相关。家属是患者的精神支柱,延长家属探视时间,危重患者可以充分得到亲人们的开导和关心,及时调整情绪,正确、积极地应对所发生的一切,患者家属也能更好地参与患者的照护过程,患者家属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我院ICU在采取同样探视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每日探视时间延长至90 min,调整日感染例次率并未发生改变,而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缩短了ICU平均住院日,提高了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Berti D,Ferdinande P,Moons P.Beliefs and attitudes of intensive care nurses toward visits and open visiting policy[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7,33(6):1060-1065.

[2] Elliott D,Davidson J E,Harvey M A,et al.Exploring the scope of 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therapy and care: Engagement of non-critical care providers and survivors in a second stakeholders meeting[J].Crit Care Med, 2014,42(12):2518.

[3] Wong P,Liamputtong P,Koch S,et al.Families’ experiences of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taff in an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 qualitative study[J].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 2015, 31(1): 51-63.

[4] Ely E W,Inouye S K,Bernard G R,et al.Delirium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1,286(21):2703.

[5] 李丽,马修强,赵继军.中文版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的研制[C].上海国际护理大会,2009.

[6] Wasser T,Pasquale M A,Matchett S C,et al.Establish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ritical care family satisfaction survey.[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1,29(29):192-196.

[7] Girard T D,Jackson J C,Pandharipande P P,et al.Delirium as a predictor of long-term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survivors of critical illness[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0,38(7):1513.

[8] 连丽钦,杨爱萍.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探视需求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138-139.

[9] Kratz T,Heinrich M,Schlauß E,et al.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delirium[J].Deutsches rzteblatt International,2015,112(17):289-296.

[10] Bambi S.Accidental 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What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care?[J].Assistenza Infermieristica E Ricerca Air,2004,23(1):36-47.

[11] Chiang V C L,Chien W T,Wong H T,et al.A brief cognitive-behavioral psycho-education program for managing stress and anxiety of main famil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2016,13(10):962-974.

[12] 葸英博,段祥.CCFAP模式对ICU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46-48.

[13] Hodges L J,Humphris G M,Macfarlane G.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carers[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5,60(1):1.

 
陈立萍,韦秀霞,尹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0期
《护士进修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