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乡村振兴战略中河北省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第一条强调“产业兴旺”,突出了战略的主要政策实施点是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表述,对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明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特色小镇作为链接城乡的关键环节,能够带动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一、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河流健康功能得到改善,有效修复了生态。在实施增效扩容改造时,重庆市对纳入改造的非季节性河流电站均按规定完善了生态流量泄放措施,提高了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效改善和恢复了202条河流流域生态功能,保护了河流健康。通过改造新增了清洁能源供应量,每年可减少燃煤75万t,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91万t、二氧化硫近3万t和烟尘5万余t。

1.产业融合是促进产业兴旺的有力抓手。以往的实践经验显示,单纯依靠农业,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很难提升的。以单一农业为主的乡村,往往是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不明显,乡村产业逐渐凋落。解决新时代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主线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前提和中心任务。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留住农村青年人才,集聚乡村振兴所必需的生产要素,从而使发展要素留在农村,改变单向流往城市的局面。振兴乡村产业,吸引农民在当地创业或者就业,是促进产业兴旺的有效途径。产业融合是将来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契合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调,是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的有力抓手。产业融合能够创新产业形态,实现产业兴旺。对于农村来说,产业融合能够形成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使农民在融合发展中共享增收成果。

作为一个跨国巨头,诺基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却忽视了具体的现实情况,给销售商的销售压力过高和市场费用过多。恶性的竞争又导致了恶性循环,最痛苦的就是损失巨大的经销商,所以诺基亚与部分经销商的矛盾开始显现,并且这也给诺基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1.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要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机制,做好规划设计。政府负责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以及审批服务,通过财税、金融等途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与小镇的融合共建。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集聚产业链要素,提供丰富的配套产业,发展衍生产业,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依托特色优势,产业要与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聚集,配套社会公共服务,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要充分发挥小镇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利用村镇了解小镇民风民情的优势,扎实做好小镇产业融合的市场调研和宣传推广,精准把握居民的需求及优势。着力营建生态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高端生产要素,促进特色小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

4.努力打造特色产业的产品品牌。产品品牌以及服务是特色小镇的主要盈利点,打造特色产业的产品品牌,并根据产业链延伸品牌的相关产业,在产业高点为小镇的产业融合提供持续发展的支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要系统规划,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人才等核心要素,融合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构建产品品牌并进行市场营销,对品牌效应进行拓展外延。成就品牌要借助良好的服务体系,要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机制,做好规划设计,系统打造特色产业的品牌,朝着品牌化与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加速,小镇经济的发展模式被演化出来,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并且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要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是一种跨界融合,融合模式各具特色,包括纵向融合、横向融合和复合型融合等不同类型。由于各地面临的基础环境不同,所以在选择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时,要多方比较,要适合自身条件。

2.特色小镇有利于业态创新。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内容,以产业链延伸为支撑,体现产业发展与业态创新的有机互动。特色小镇能够聚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软硬件要素,其产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形成地方特色,产生新的业态模式,以较高的生产效率积聚新动能,并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

1.根据主导产业定位进行特色产业选择。目前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发展特色产业可以作为实现产业兴旺的有效抓手。特色小镇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产业上,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驱动特色小镇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要遵循市场主导、特色引导的原则,坚持集约化,突出差异化功能,贴近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顺应绿色发展的需求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前提就是精准把握特色小镇所在区域的主导产业。要高起点规划,特色产业选择应与大方向的主导产业定位一致,将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顺应产业发展大的趋势。特色小镇要以主导产业作为发展基础,不断增进其核心功能。特色产业的选择方向,要在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区位环境条件,以及产业的发展历程等。

1.特色小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绿色生态为方向,使农业、工业、旅游、康养、文创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型小镇,是一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供给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特色小镇通过农村产业的整体建设,能够助推农业供给侧高端发力,以绿色低碳型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特色小镇能够将地域文化融入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发掘当地文化,重视地域文化与特色产业的结合,主题形式更加多样。依托主要产业,融入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构建产业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强调特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的结合,能够体现乡村价值的提升,为城市居民增加需求新选择,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2.构建多元化的市场融合主体。特色小镇的运营机制要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引导企业成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进行市场化培育,构建多元化的融合主体。在企业龙头作用的引领下,政府进行相关政策扶持,结合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农村资源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市场化机制是特色小镇运营的基本动力,要真正把企业作为小镇的运营主体,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人才等核心要素,融合本地的特色资源。

3.通过业态创新推进产业链延伸。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需要深度融合其他新业态,要把金融、旅游、双创、信息、物流等新业态融入乡村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中。积极引入创新要素,不断强化扶优特色产业,注重点面结合,提高特色小镇产业集聚、配套、融合发展的综合实力。整合集成相关产业,促进产业间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扩大产业范围,形成新的业态模式。通过加工带动和休闲旅游带动,推进产业链向前后延伸。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也要融入生态特色,不能发展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要将绿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使它们共同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有赖于找到承载产业发展的平台。在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方面,乡村自身难以具备,单纯依靠城市提供,也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与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相对比,两者在“产业”的核心诉求方面有着相关性。特色小镇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处在城乡之间的联结处,能够链接乡村产业和大中城市市场,有利于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特色小镇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能够成为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有效载体。

很多高校教师只懂本专业知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够。从一些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微课大赛作品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请专业人员来拍摄课堂实录录像,进行剪辑制作,并提交参赛,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如何设计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作品还没有列入考虑范围。教师以获奖为目标,校方组织人力帮助他们完成课堂录像的剪辑制作,只是为了比赛中获得名次,教师也没有能力独自将所承担的课程设计成一系列的微课,学生从中获益有限。

5.将乡村文化底蕴融入小镇创建中。产业是特色小镇成长的焦点,文化更能体现其发展精神。特色小镇建设在注重产业转型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特色产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演化,特别要重视地域文化的保护、再造与传承。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到文化保护利用、概念规划设计等问题,要真正做到将人文资源汇聚到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中,并且也要使小镇成为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最终使小镇形成自己的人文标识,让小镇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滋养民风民情。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要融合产业、文化、社区等多种功能,重视社区文化的培养,体现文化生活气息,将其培养成为产业和生活的综合发展区,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关系。

四、促进河北省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2.以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使多种产业共同融合发展。振兴乡村产业,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价值链,实现产业兴旺。经济学理论上的产业分割,从根本上忽视了农业内在的多功能性,使农业的经济功能被不断放大,而忽视了其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功能,以致农业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必须突破“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体现农业的其他多种功能。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转型升级农业服务业,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创新创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如乡村旅游、农业休闲体验和农村电商等,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城乡融合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现代化。

2.统筹配置各种要素资源。特色小镇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资源配置平台,各种要素资源必须统筹配置,切忌盲目追求高精尖产业,而忽略了投资运营主体的资源配置能力。特色小镇建设不在于产业集群是否完整,要更能体现产业的创新,能与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相切合,从而创新提升特色主导产业。立足于乡村的特色小镇,其主导产业必然事关居民生计,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要着力打造主导产业,使其真正惠及民生,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接下来将针对异构网络模型设计一个新的概率洪泛算法。在异构模型中,为每个节点配置一个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有两个传输的频带可覆盖整个网络,为特殊节点配置一种发射器,针对其他普通节点配置一种发射器。所有节点都可以接收和处理两个频带的信号。将特殊节点的发射机的功率设置为普通节点通信距离的2倍,同时赋予给特殊节点比普通节点大的传输概率,因此这种算法被称为不均匀概率洪泛算法。为将一般的概率洪泛算法的性能与不均匀概率洪泛算法进行比较,在进行仿真的试验过程中,利用OPNET软件来模拟网络仿真环境。

3.积极创新资金筹集方式。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周期较长,短期内很难让投资者看到实际效益。为保证特色小镇产业融合顺利推进,必须创新资金筹集方式,积极引导多方社会资本,解决特色小镇的创建资金。搭建融资平台,以县财政牵头,由特色小镇管委会向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开发银行申请低利息、贷期长的政策性贷款。吸纳社会资本,由县财政设立特色小镇专用产业基金,以入股等方式参与社会资本的投入,吸引各类人才、企业和品牌入驻特色小镇。将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合作的PPP模式引入特色小镇建设中,由项目公司负责对项目进行社会融资,政府提供政策、法律、税收和金融等政策支持,以特色小镇的建设项目作为合作载体,吸引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到各类项目的运营中,以达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效果。

4.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引进。特色小镇产业融合所需的人才来源,可以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两种方式相结合。针对本地原住居民,要积极培育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并享受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在居住环境和服务设施方面,为了能使创新创业者在小镇内安心工作,要尽可能提供最大便利。

5.合理规划小镇的项目用地。探索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的保障措施,建设用地规模适当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为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撑。项目规划用地要体现集约性,杜绝盲目追求数量、一哄而上、人为造城的现象发生。通过与区域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有机衔接,防止把特色小镇建设变成新的商业地产项目。明确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一种产业形态建立一个特色小镇,实现产业间的错位发展。

由(2)式可以看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依赖于门槛变量人力资本存量的取值。当HCit≤γ时,xit的系数为当HCit>γ时,xit的系数为令原假设为:通过构建F统计量进一步检验模型(1)是否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除了一个门槛值的检验程序外,为确定是否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门槛值,必须再进行两个门槛值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周红.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与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3]李庆峰.特色小镇: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型及其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7,(2):76-78.

[4]王小章.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一般”[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6-47.

[5]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Z].

[6]詹杜颖.品牌效应下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7]冯云廷.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空间-文化三维组织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7,(6):92-95.

[8]刘海健.乡村振兴战略与苏北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7,(12):38-42.

[9]王廉.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发展战略及产业机遇初探[J].南方农村,2017,(6):17-21.

 
马春梅
《经济论坛》 2018年第04期
《经济论坛》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