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沈石友及其诗歌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沈石友生平

沈石友(1858-1917),名汝瑾,字公周,江苏虞山(今江苏常熟)人,因癖好集砚,因此号石友,又号百石老人、钝居士,室名篴在明月楼、鸣坚白斋、双宋砚斋、听松亭等。沈石友一生未入仕途,而于藏砚、写诗、书法、作画、制笔等事,却十分喜爱,尤其藏砚和写诗。他藏砚颇多,亦精刻砚,身后有《沈氏研林》刊行;工于诗词,间治古文,吴昌硕曾说他于诗“植品甚高,致力尤勤”;善书,平生所作诗中不乏题砚、题画之作。石友平生不善亦不喜交友,惟与吴昌硕、俞钟銮等人交往较密。但正是这寥寥无几的几位朋友,为沈氏的诗文集流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陶瓷采样缸(内径15cm,高30c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全谱扫描型,美国热电公司);微波消解仪(能程序升温美国CEM公司)。

滤波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出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计算机视觉中,常常利用滤波如高斯滤波来对图像进行处理,当然,为了提升运算速度,也会直接使用奇数阶的方阵以用于对图像进行卷积运算。具体的操作就是对于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计算他的邻域像素和滤波器矩阵的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后加起来即可,作为该像素点的值。通过这一操作,将灰度图像执行了平滑在操作,如图1所示。

藏砚大家

在近代砚林中,沈石友可谓无人不知。他生前集砚成癖,所藏历代名砚数量颇多。石友身后6年,其子沈若怀编印《沈氏研林》,载有158方砚之拓片,截止到1915年所拓,均为石友生前所藏砚。其中李易安像砚、玉溪生像砚、苏阿翠像砚、黄文节公真像砚及吕留良手琢砚等等,都是砚中珍品。据井上研山《〈沈氏研林〉的归趋》一文,石友去世后,其后人不事于此,这158方砚最初被沈石友的女婿若褒生抵押给上海横滨正金银行做融资,后被日本人桥本关雪买下,藏于日本京都桥本关雪的居所白沙村庄。二战之后,这批砚台中20方被井上研山托松浦武夫买下,其余被桥本关雪抵押给银行后则被卖出,流向日本各收藏家之手以及台湾,流散了。这批砚台的大部分如今已不知去向。另据井上研山所述,随这158方砚台被抵押给银行的,还有300张左右的诗笺,其中200张为吴昌硕手迹,100张左右为沈石友手迹,这些诗笺今亦不知所踪。

沈石友所藏之砚,涉及人物、山水、鸟兽、瓜果、蔬菜等多种题材,形态既有精工细镂,也有素净浑朴,均得石友喜爱。石友每得砚台,便作诗纪之,此集中可见《赐砚歌》《张西城赠砚,作诗纪之》《得明张寅所琢山水砚,侧刻徐俟斋诗二绝,和原韵》等诗。他还经常为这些砚作题砚诗,《沈氏研林》中所载的多方砚台之题砚诗可见于《诗存》。沈石友不涉政治,却喜以砚自砺,他在《自题〈品研图〉》中就有“如今遭变革,世途益崎岖。闭门日弄石,全我清白躯”之语。他所藏的砚台中有一方“方正平直砚”,长方形,并无特别之处,他自作砚铭为“方正平直,为人之则,诐辞邪说毋洿墨”。还有一方“学易砚”,有残缺,他也照收不误,并自铭“人所残遇我则全”,还请吴昌硕、赵古泥等人作铭。细心把玩,因材而铭,借砚台的形状来表达做人的道理,所谓“玩物益志”,可谓沈氏一绝。

与吴昌硕等人的交游

4.题作类

2.纪游类

、《鸣坚白斋诗存

教育项目评价目标是整个教育项目评价体系的风向标和构建指南。关于被评估项目的几个问题:第一,项目目标或目标是什么。换言之,一个学生想要完成这个项目需要什么技能或知识。第二,课程中的每一门课程如何实现这些课程目标,哪些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决条件。第三,教育机构是否有影响项目的特点。如果是这样,它们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一)《鸣坚白斋诗存》体裁、内容及艺术特色

沈石友一生除收藏砚台,另一大爱好便是作诗。他学诗主从杜甫,后学王安石和陈师道,晚年最喜《离骚》和《国风》。《鸣坚白斋诗存》中共收录沈诗1300余首,体裁多样,律诗、绝句、古体均有,杂以三字、四字短歌等。沈石友诗的内容,纪事、纪游、咏物、题作、酬唱送别、悼亡、节序等无所不涉。

1.纪事类

该类诗多记载江浙一带风景,如虞山、尚湖等,同古代很多文人一样,沈石友喜欢寄情山水,登高望远,或与友人泛舟湖上对饮,都让他感到舒畅,如他在《游剑门归酬渺怀居士》中所说:“颇怀山水好,放意任所适。”

据俞钟銮跋文《鸣坚白斋诗刻》,《鸣坚白斋遗著》有诗12卷,杂文1卷,诗余1卷,今乐府、新乐府各1卷。今仅见《鸣坚白斋诗存》12卷、补遗1卷,其余未见刊行。

从《鸣坚白斋诗存》中可以看出,沈石友在当时与翁同龢的外甥俞钟銮交往也较为密切。此诗集中有多首诗提及俞钟銮,且二人经常作诗唱和,争出新意,不相上下。吴昌硕也曾说俞钟銮是沈石友“在里中与论诗而行谊相合者”。沈石友曾托俞钟銮校他的集子,而俞钟銮在沈石友去世后,为刻印沈石友诗集,多次拜访沈家,最终求得沈诗原稿,同吴昌硕等人共同完成了《鸣坚白斋诗存》的刊行,并为之作跋,可见彼此情谊之深厚。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图书馆及其学术机能发挥置于学风建设的支柱位置上。需要从制度上准确定位图书馆,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培育图书馆的学术机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学术职能。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教师的教风、行政人员的作风等都必须蕴涵良好的学术旨趣,促使广大师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学术属性和职能,进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主要体现在对当时战争、政治变动、自然灾害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现状的描写上,如《戊戌重九》《闻倭陷台湾》《庚子中秋》《苦旱行》《苦雨行》等,多为诗人感赋而作,其思想内容多表达对战争和列强的痛恨,对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之苦的百姓的同情,表现出作者对时事之忧心,也反映出他作为底层知识分子面对灾难时的无力之感。

3.咏物类

该类诗主要有题字画、题砚、题拓本、题诗集几类,如《题画红梅》《题蒋文肃研》《题神骥研拓本》《题〈素兰集〉三首》等。

除了藏砚,沈石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和吴昌硕的交情。他生前的交游范围并不很大,不出今天的江浙一带,到了晚年更喜欢闭门索居,不愿见人,“惟与旧相知者酬唱、简牍往来而已”,因此沈石友朋友不多。他的“旧相知者”中,有翁同龢、吴秋农、徐元霖、吴昌硕、赵古泥、张子祥等,而其中吴昌硕同他交谊最为笃厚。1882年,沈石友25岁,经吴云介绍,与39岁的吴昌硕结识。此时吴昌硕旅居苏州,还默默无闻,而沈石友家境殷实,曾对吴翁多有接济。二人因都喜好金石书画,很快便结下深厚的友谊,并一直维持到1917年沈石友去世。在兴趣爱好上,二人相互促进,吴昌硕经常为沈石友收藏的砚台撰写铭文,自己的书画作品也经常赠与石友,而沈石友曾制笔、刻砚赠与吴昌硕,为吴昌硕改诗,还曾为他代笔。2008年邹涛先生发表的《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疑为沈石友代作——吴昌硕致沈石友信札及其他》[1]一文中认为,根据吴昌硕致沈石友的信函,《西泠印社记》乃是吴昌硕请沈石友代作的。除此,沈石友常为吴昌硕的画作题诗,如《题〈品研图〉》《题昌硕〈饥看天图〉,昌硕时寓沪上》《题昌硕画笋菌》等,均收录于本诗集。此外,两人的交谊更体现在书信来往和各自的诗文中。吴昌硕的《缶庐诗》中有许多诗涉及沈石友,如《寄公周》《序沈石友诗集成,赋此当哭》等,沈石友的《鸣坚白斋诗存》中,则有更多的诗是怀系吴昌硕的,如《寄昌硕》《数得昌硕书却寄》等。沈石友去世后,《鸣坚白斋诗存》[2]得力于吴昌硕的组织和出资,刊行面世,这对沈石友诗的流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类诗多借所咏之物比喻人的品格或志向,但其中一部分借所咏之物进行讽刺,别有特点,如《白鼻騧》一首,用借代手法,用白鼻騧代指富家公子哥,讽刺他们纵博耽酒、挥金如土的行为:“油碧紫云车,银鞍白鼻騧。追随踏芳草,轻薄似杨花。纵博兼耽酒,挥金不忆家。可怜生产尽,犹自听琵琶。”

5.酬唱送别类

沈石友同吴昌硕、俞钟銮、翁同龢、吴秋农、张嗣初、俞城南、赵非昔几人来往最为密切。在他写给吴昌硕的书信中,他调笑吴昌硕病腰:“一尉酸且寒,理当拜豪贵。终岁腰挺挺,所以神作祟。”表面嘲笑,实则赞扬友人正直的品格。另外,还有不少悼亡类和节序类的诗,悼亡诗多是对逝去长辈或友人的怀念,节序类则多借节日感赋时事。

生猪养殖、调运、屠宰的规范性和壁垒进一步提升。取缔泔水猪养殖、屠宰、调运车辆备案等措施的实施,使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加强,同时养殖、屠宰及运输等环节的壁垒也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散户、小屠宰场等群体的生存和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沈石友的诗既有气势磅礴之作,也有渊雅韵致之作。如《烈士行》中“铁如意折玉壶缺,发上指冠眦裂血,携剑出门永相诀”,铿锵有力,奇崛古风荡然可见;另如《夏日漫兴》:“微雨助清兴,白云看掩关。千秋闲里想,五岳梦中山。世事问何益,旧诗聊自删。不须饵丹药,汲汲驻愁颜。”又清新雅致、韵味悠长。吴昌硕曾说沈诗:“乐府鲍明远,诗城刘长卿。”杨藐翁称其诗为“英绝领袖”,翁同龢说他笔端有金刚杵,徐遯翁则誉其为“飞仙剑侠”。吴昌硕在《鸣坚白斋诗序》中说:“其诗境凡三变,少慕清逸,中趋真挚,晚遂举其悲愤之心,托于闲适之致,乃至风月之吟弄,樵渔之歌唱,而其中若有甚不得已者。”由此可见沈石友诗风之变化。

(二)《鸣坚白斋诗存》版本及流传

在经过战乱之后,沈石友诗稿如今不知流向何处,幸得1921年吴昌硕等人刊刻的刻本才得以流传。初刻本现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常熟图书馆等。经调查,多馆藏本封面不一,而内容、形制相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鸣坚白斋诗存》共4册,为1921年刻本,每页10行,每行21字,卷首有1921年吴昌硕题篆书“鸣坚白斋诗集”、王一亭画《石友先生遗像》。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鸣坚白斋诗存》《鸣坚白斋诗集》,常熟图书馆藏《鸣坚白斋诗稿》,仅后两种的封面题签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不同,其余均一致。《诗存》除1921刻本外,无其他版本,而初刻本今仅剩寥寥,因此,对《诗存》的点校整理势在必行。

[ ]

①吴昌硕《鸣坚白斋诗序》.

②沈石友《梦南岳(并序)》,《鸣坚白斋诗存》卷九.

③吴昌硕《题沈石友遗像》.

[ ]

[1]邹涛.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疑为沈石友代作——吴昌硕致沈石友信札及其他[J].中国书法,2008,(9).

[2]沈汝瑾.鸣坚白斋诗存[Z].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刻本,1921.

 
徐国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