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三梗降气汤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观察

更新时间:2009-03-28

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可划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以及Barrett食管[1];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较为常见,患者在内镜观察下无食管黏膜损伤。目前,临床可通过抑酸类西药治疗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患者长期服用西药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而选择可靠的治疗方式标本兼治,能有效消除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探讨三梗降气汤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笔者对92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党组织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参与其中,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在选人方面,党组织要发挥“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作用,与后备干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同行政部门一起做好人才的确定与培养工作;在用人方面,党组织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制定企业人才成长规划,建设核心人才队伍,形成人才梯队;在人才激励方面,在完善薪酬制度之上,党组织要注重用事业发展、公平竞争、科学管理等手段凝聚人才,通过宣传优秀典型、帮助解决员工实际困难等,发挥党组织的情感激励作用,激发企业人才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nx±s)

  

组别n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年)观察组46252153.89±6.122.43±0.74对照组46271949.12±7.382.71±0.65χ2/t0.1771.2521.239P0.6740.2130.217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检查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患者存在烧心,腹胀,反酸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并发肝脏,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2)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3)血友病、脊柱肿瘤等不适合针灸治疗患者;(4)精神病以及语言障碍患者。

1.3 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口服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三梗降气汤治疗:乌贼骨以及煅瓦楞各30 g,茯苓、枳壳、炙黄芪以及八月札各15 g,白术、紫苏梗以及旋覆梗各12 g,白及、荷梗、生甘草、吴茱萸以及黄连各6 g。若患者精神焦虑则加远志12 g及玫瑰花6 g;若患者发生积食则加麦芽及谷芽各15 g;若患者存在瘀血则加莪术及刺猬皮各9 g。1剂/d,煎汤分2次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给予针灸治疗:取穴部位为大椎,百会以及督脉经阳性反应点,若无阳性反应点,取神道穴;将取穴部位及其周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单手持针与患者背部呈45°,进针0.2~0.4 mm,随后沿患者督脉向上斜刺进针,行至棘上韧带后退2 mm,采用捻转手法使患者得气后留针30 min;3次/周。

1.4 观察指标

1.4.3 治疗12周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食管pH<4总时间、pH<4的立位时间、pH<4的卧位时间、最长反流持续时间以及食管pH<4的反流次数、持续返流≥5 min的次数。

1.4.2 胃动素以及胃泌素 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

1.4.1 临床疗效[2] 治疗12周后,患者入院复查,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经过以上各项指标筛选,获得了15%甲维盐微乳剂的最优配方(质量百分数):甲维盐有效含量为15%,溶剂甲醇及醋酸仲丁酯用量分别为8%和20%,w(乳化剂7211)∶w(600号)∶w(有机硅)=6∶3∶4,防冻剂用量为3%,余量自来水补足,整体达到100%.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 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在暖通工程设计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传统的施工图只是采用二维方法将各构件的数据信息标在图纸上,对其三维效果或安装效果很难进行直观的表达。而BIM技术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设计者可以根据数据信息建立仿真模型,将设计效果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不仅包括构件的尺寸数据,还可以将不同的构件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对其位置关系一目了然。另外,BlM技术的可视化结果不仅可以用效果图展示及报表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1.4.4 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

(8)Thursday’s declaration after their summit in the Chinese resort of Sanya affirms that China,India,Brazil,Russia and news member South Africa will take the l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4620791036(78.36)观察组4627107244(95.65)Z/χ22.1186.133P0.0340.01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食管内24h pH值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24 h内pH<4总时间、pH<4的立位时间、pH<4的卧位时间、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H<4的反流次数、持续返流≥5 min的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3 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 (pg/mL,nx±s)

  

组别n治疗前餐前餐后治疗后餐前餐后对照组46313.42±32.33363.72±38.36364.23±38.32397.12±40.76观察组46317.29±33.12369.23±38.96432.12±44.23512.56±52.82t0.5670.6847.86811.735P0.5720.4960.0000.000

 

4 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pg/mL,nx±s)

  

组别n治疗前餐前餐后治疗后餐前餐后对照组4647.82±7.7389.45±9.4158.92±7.62104.26±12.53观察组4646.27±8.1290.52±10.6380.34±9.46129.65±14.27t0.9380.08111.9609.068P0.3510.9360.00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表4。

 

5 两组患者治疗后食管内24h pH值变化比较 (nx±s)

  

组别npH<4总时间(min)pH<4的立位时间(min)pH<4的卧位时间(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min)pH<4的反流次数(次)持续返流≥5min的次数(次)对照组462.31±0.032.45±0.042.86±0.038.43±0.1232.23±0.092.87±0.05观察组461.36±0.041.64±0.031.15±0.035.94±0.0726.45±4.711.08±0.04t128.864109.874273.362121.5628.322189.601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临床上以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胃灼热,烧心,反流,部分患者伴有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症状[3]。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程迁延,病情易反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中医学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属于“噎膈”,“吐酸”等范畴[4],主要因脾虚造成脾胃失调所致,治疗以理气降逆为主。三梗降气汤君药为旋覆梗以及黄芪,旋覆梗具有止呕降气作用,黄芪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紫苏梗与荷梗为臣药,可助旋覆梗止呕降气;白术与茯苓为臣药,可助黄芪健脾益气[5];八月札与生甘草具有舒肝理气、散瘀止痛之效,乌贼骨与煅瓦楞有制酸止痛、活血化瘀、消积化痰之效[6],枳壳有健脾开胃、利胸中气之效,白及有消肿生肌、收敛止血之效[7],吴茱萸与黄连有清热解毒,和胃止呕之效[8]。督脉位于人体正中线,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百会穴位于后发际正中上7寸,针灸此穴位具有回阳固脱,开窍醒脑的作用;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针灸此穴起益气壮阳作用。现代医学认为[9],对患者大椎,百会以及督脉穴进行针灸有利于保护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食管黏膜,并促使患者分泌胃泌素以及胃动素,从而增强患者肠胃动力。血管活性肠肽存在于中枢神经以及肠神经,与肠胃道疾病关系密切[10],具有促进食管括约肌松弛,调节食管蠕动的作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增加时,会降低食管括约肌张力,导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11]。针灸可以刺激外周肠神经系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胃运动,降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12]。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24 h食管动态pH值检测,可评估治疗药物的抑酸效果[13],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三梗降气汤与针灸联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中和胃酸,促使胃泌素分泌,减少局部酸性物质,帮助患者胃排空,增强胃体收缩,缓解患者的反流症状[14]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比较 (pg/mL,n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620.34±3.6219.12±2.17观察组4620.45±3.4317.87±2.03t0.20810.316P0.8360.000

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6。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8.36%);观察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 h内pH<4总时间、pH<4的立位时间、pH<4的卧位时间、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H<4的反流次数、持续返流≥5 min的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在应用三梗降气汤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能提高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血清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水平,降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

(1)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岩层倾角的存在,巷道底板两脚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随外界载荷的增大,巷道围岩应力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当应力增大到超千米深井应力时,巷道拱部及底板发生变形破坏,围岩失去承载能力,且巷道拱部左上角与底板右下角首先发生破坏,随后向围岩深部扩展,巷道围岩出现大范围变形破坏,而巷道左帮和右帮应力集中现象加剧。

食道下部括约肌压力及食管体部的蠕动波对食管内容物的清除作用是抗食物反流的主要作用机制,胃动素可促使食道下部括约肌收缩,增强胃活动;胃泌素可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促进胃窦、胃体收缩,增加胃肠道的运动,促进幽门括约肌的收缩。三梗降气汤联合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使患者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升高,提高胃动力,从而抑制食物反流,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三梗降气汤联合针灸是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降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抑制胃酸分泌,提升胃动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Fass R,Frazier R.The role of dexlansoprazole modified-release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2017,10(2):24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3] Gabbard S L,Fass R, Maradey-Romero C,et al.Identifying Minimal Changes in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Is the Pay Worth the Labor?[J].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16,50(1):11.

[4] 魏仕兵,来要良.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反流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7,10(10):1085-1089.

[5] 林俊儒,柳文,刘竹轩,等.三梗降气汤治疗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4):32-36.

[6] 王静,张燕.疏肝健脾理气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2):2448-2450.

[7] 程正义,张娇,唐旭东,等.中医药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思路与优势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9):3624-3627.

[8] 郭一,李晓红.近五年中医药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1980-1982.

[9] 潘诗敏,李金香,张曦,等.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7,37(12)1255-1260.

[10] 叶贝.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和5-羟色胺与胃肠功能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4):249-252.

[11] 刘佳,杨伟,韩蕊,等.血清血管活性肠肽、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血清中的表达[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32-34.

[12] 徐派的,张红星,杨云,等.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及VIP和CGRP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3):360-364.

[13] 于霞,阿依古力·阿不力米提,蒋丽丽.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h食管阻抗-pH值对功能性烧心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92-95.

[14] 郭宝娜,郭子皓,姜佳丽,等.功能性烧心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1):59-62.

 
华全红,安加华,王兴昌
《内科》 2018年第02期
《内科》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