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他汀类降脂药物属于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三酰甘油(TG)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从而发挥降脂作用[1]。该类药物因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降脂效果确切等优势,已成为当前临床的一线治疗药物。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及普伐他汀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他汀类降脂药物除可降低血脂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肥厚及稳定粥样斑块等功效,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随着他汀类降脂药物在临床中使用频度的增加,其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关注[3]。本研究就对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旨为临床合理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采取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相关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要求[4];(2)年龄≥18岁;(3)发生明确药物不良反应。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2)有家族遗传病史患者;(3)有他汀类降脂药物过敏史患者;(4)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患者;(5)其他原因致不良反应患者。纳入研究的94例患者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33~79岁,平均 (56.86±5.13)岁;高血压患者9例,高血脂症患者42例,高胆固醇患者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3例,其他疾病患者5例。

1.2 方法 收集9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品种、联合用药情况及药品名称、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资料,对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品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应用药物品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

2

2.1 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在9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肌肉毒性反应占比最高(35.11%),其次为肝毒性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分别占25.53%与19.15%),其中横纹肌溶解占比为25.53%。见表1。

1 9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小计构成比(%)肝毒性反应肝炎(6例)2425.53胆汁淤积(5例)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13例)肌肉毒性反应肌肉痉挛(9例)3335.11横纹肌溶解(24例)消化系统反应消化不良(5例)1819.15恶心呕吐(7例)腹胀(3例)腹痛(2例)便秘(1例)皮肤不适反应皮疹(3例)66.38瘙痒(1例)皮炎(1例)神经系统反应头晕(2例)5.32头痛(2例)失眠(1例)呼吸系统反应胸闷(2例)44.25呼吸困难(2例)泌尿系统反应排尿困难22.13其他反应22.13合计94100.00

2.2 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品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9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使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致药物不良反应占比高达41.49%;其次为阿托伐他汀占29.79%。见表2。

2.3 联合应用药物品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贝特类调脂药物、抗病毒药、抗菌药、抗糖尿病药、注射剂或中成药等药物联合应用均可致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联用最易发生不良反应(27.66%);其次为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或与贝特类调脂药物联合应用(分别占20.21%、17.02%)。见表3。

 

2 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品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使用药物品种药理作用发生不良反应构成比(%)辛伐他汀调脂,对压力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厚进行有效抑制;抑制炎症反应;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缺血性脑中风3941.49阿托伐他汀调脂,对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使脉压水平降低;预防血管性痴呆2829.79洛伐他汀调脂,可对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起到保护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1111.70普伐他汀调脂,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症反应;增强血凝纤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77.45氟伐他汀调脂,对动脉弹性具有改善作用;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55.32瑞舒伐他汀调脂,对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起到预防作用;抑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展;抑制炎症反应44.26合计94100.00

3个紫薇品种抗旱能力的比较研究…………………………………………………………… 王 昊,吕春华,金 倩,蔡卫佳(103)

2.4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的关系 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94例患者中,男性占56.38%,女性占43.62%,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见表4。

 

3 联合应用药物品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联合应用药物品种药品名称患者表现小计构成比(%)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酒石酸美托洛尔(9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2627.66氨氯地平(8例)卡托普利(9例)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9例)胸闷,恶心呕吐1920.21华法林(10例)贝特类调脂药物氯贝特(7例)皮疹,消化不良,排尿困难,腹痛,恶心呕吐1617.02非诺贝特(5例)苯扎贝特(4例)抗病毒药利托那韦(5例)横纹肌溶解,恶心呕吐1313.83替拉瑞韦(8例)抗菌药红霉素(6例)横纹肌溶解,肝功能异常,皮炎99.57克拉霉素(3例)抗糖尿病药二甲双胍(4例)皮炎,腹泻66.38格列本脲(2例)注射剂或中成药丹参(2例)横纹肌溶解,消化不良55.32银杏(3例)合计94100.00

培养人才的合格与否,最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此,必须为学生设置与行业、与社会产生互动的平台,才能促使学生尽快向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及计算科学类人才转化.本项目采用2条途径使学生的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互动:一方面,创建各类实验平台、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拉近学生和行业的距离;另一方面,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团队教学实践,并聘请行业专家及校友创业成功人士进入课堂.通过实验室建设,创建各种创新平台、实习基地、校内专业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等,保障协同培养模式的正常运作.

 

4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的关系

  

性别肝毒性反应肌肉毒性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皮肤不适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其他反应合计构成比(%)男性16218222115356.38女性81210432114143.62

天气晴朗、水质良好,小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宜多投饵,鲜活饵料的日投饵量按体重的8%,高温、阴雨天气、发病季节、活动不正常少投饵,提高饲料利用率。

 

5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年龄段(岁)肝毒性反应肌肉毒性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皮肤不适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其他反应合计构成比(%)33~2310100077.4540~323110101111.7050~352101011313.8360~7105220002627.6670~799137213113739.36合计2433186542294100.00

3

3.2 联合应用其他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本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患者中,以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药或降压药联合应用时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27.66%);其次为他汀类降脂药物联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贝特类调脂药物的患者。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可因各药物间相互作用、用药剂量不合理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7]。降压药(氨氯地平)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与CYP3A4竞争性结合,进而抑制药物的肝内代谢,并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蓄,使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引发肌肉毒性[8];同时药物经CYP3A4途径代谢转化过程中,可引起血清转氨酶水平上升,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主要通过CYP3A4途径进行代谢与降解,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时其疗效可能会受影响[9]。范致星等[10]报道,40 mg阿托伐他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合用氟伐他汀与华法林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在药物配伍使用时,通常为确保临床疗效,临床医师会将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增加,但剂量过高可导致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偏低,细胞膜稳定性减弱,从而引发肌肉毒性。当阿托伐他汀与华法林两药合用时会影响华法林代谢,使华法林活性增加、抗凝作用增强,从而显著提高心血管患者出血的发生风险[11]。贝特类调脂药物(氯贝特、非诺贝特等)半衰期较短,且易被人体吸收,能使甘油三酯水平迅速降低、脂蛋白快速降解,患者发生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反应。联合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与贝特类调脂药物能够显著提高降脂效果,但使患者消化道出血、胃肠道不适的发生风险增加[12]

3.1 药物不良反应与他汀类降脂药物品种的关系 本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患者中,辛伐他汀致不良反应发生最为多见,占41.49%,其次为阿托伐他汀与洛伐他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药物使用率相关,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洛伐他汀临床使用率较其他他汀药物更高;此外还可能与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相关,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洛伐他汀一般经由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3A4代谢,而氟伐他汀通过CYP2C9代谢,普伐他汀通过CYP2C8代谢,导致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丁比较氟伐他汀、普伐他汀更易引发不良反应[5-6]。通常情况下,及早发现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立即停药或给予对症处理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

2.5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在发生药物不良的94例患者中,70~79岁患者占为39.3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见表5。

他汀类降脂药物是临床降脂治疗的首选用药,目前已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性药物,虽然其整体安全性较高,但仍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对患者各系统器官造成损害。尤其是在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患者自身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是抓牢组建工作,夯实党组织基础。组建党的组织是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发展党员工作又是组建党的组织的关键点和基础。首先,要始终抓住发展党员工作不动摇,把一线生产能手培养成中层骨干,把中层骨干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合格党员。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工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全面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的“全覆盖”。积极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3.3 性别、年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本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患者中,男性发生不良反应比例(56.38%)略高于女性(43.62%)。Rumyantsev等[13]报道,与男性相比,女性身型相对弱小,单位体重药物剂量更高,故其更易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之所以出现与上述报道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与人群、样本大小等因素有关。70~79岁患者较其他年龄段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此年龄段患者更多应用此类药物,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间会发生相互作用;第三是老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从而使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14]

3.4 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 本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降脂药物或其与其他药物联用引发的不良反应可累及肌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等,以肌肉毒性反应最为多见。肌肉毒性常伴随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增高,进一步引发的横纹肌溶解症可危及患者生命[15]。因此,应加强对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用药患者的病情监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赵维,张弦.2010-2012年解放军305医院他汀类降血脂药使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4):351-353.

[2] 章龙平.他汀类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内科,2015,10(1):103-106.

[3] 韦诗友,郑莉.他汀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临床应用安全性的评价进展[J].华西医学,2017,32(2):290-297.

[4] 胡大一,丁荣晶.《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9):723-724.

[5] Roshni J, Sudhir V, Myles PR. A UK general practice population cohort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pid lowering drugs and 30-day mortality following medically attended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J].Peerj,2016,4(3):e1902.

[6] 黄一宁.他汀类调脂药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9):545-547.

[7] 罗飞,阮贵云,李向平.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降脂药物联合应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5,13(11):1121-1125.

[8] 杨绍鹏,张健,刘永莹.78例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4):404-406.

[9] 马婷婷,范鹰,张一娜.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9):717-720.

[10] 范致星,杨简.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脂的临床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3):3356-3357.

[11] 霍晓乾,贺昱甦,乔连生,等.基于药效团技术与专利检索的降脂中药发现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39-4843.

[12] Campese VM.Dyslipidemia and progression of kidney disease: role of lipid-lowering drugs[J]. Clin Exp Nephrol,2014,18(2):291-295.

[13] Rumyantsev NA, Kukes VG, Kazakov RE,et al. Use of pharmacogenetic testing to prevent adverse drug reactions during statin therapy[J].Ter Arkh,2017,89(1):82-87.

[14] 李军夕.老年病科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27-129.

[15] 汪卫东,李炜,刘新平,等.2001-2013年邯郸市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5):536-540.

 
杨珍,马晓芝,马祎,杜占亮
《内科》 2018年第02期
《内科》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