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疗效分析①

更新时间:2009-03-28

肱骨干骨折较为常见,多数患者经非手术的保守疗法即可痊愈,但是对于存在移位的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利于关节功能恢复[1-2]。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展广泛,但随着临床推广普及,其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为术后的并发症多,而造成这些并发症的原因主要为术中创口暴露、软组织剥离、骨膜血运破坏等[3],因此,寻找更为微创、科学的手术方法,减轻手术对骨折周围造成的二度创伤十分重要。 MIPO 术是基于生物力学固定理念发展起来,一般用于下肢骨折的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被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4]。 本院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应用MIPO 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4 月至2016 年12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50 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①新鲜伴有移位的肱骨干中段骨折。②年龄18~75 岁。 ③闭合性骨折,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④病例资料完整,接受至少12 个月的随访。⑤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陈旧骨折、开放性骨折。 ②无移位、可保守治疗者。 ③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者。 ④临床资料不完整、失访者。 将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的150例患者以手术方法不同分组,传统组患者77 例,男45 例,女32 例;年龄24 ~66 岁,平均(39.4±6.1)岁;左侧骨折34 例,右侧骨折44 例;AO 分型:B 型49例,C 型28 例;骨折至手术时间1 ~7 d,平均(3.9±0.4)d。微创组73 例,男40 例,女33 例;年龄21 ~69岁,平均(39.6±6.5)岁;左侧骨折30 例,右侧骨折43例;AO 分型:B 型45 例,C 型28 例;骨折至手术时间1~8 d,平均(4.0±0.4)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全麻后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做前外侧或后侧切口,分离肌肉后显露出骨折部位,直视下骨折复位,然后置入接骨板,使用螺钉固定,缝合切口。 微创组:术前利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测量骨折长度,选择接骨板的长度。 经臂丛神经麻醉或全麻后,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患肢置于可透视侧台,肘关节屈曲60°,前臂旋后位,与肘横纹一致做4 cm 纵行切口,在肱桡肌、肱肌之间找到桡神经,然后于其内侧纵行劈开肱肌,暴露肱骨远端前方;然后在上臂近端做4 cm 切口,于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入路,从三角肌的前缘钝性分离显露出肱骨干近端。 从远近端切口做1 个肱骨前方骨膜外肌下方隧道,牵引复位后从隧道插入1 个接骨板,经C 型臂机透视观察接骨板的放置位置,确认接骨板位置以及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使用螺钉固定接骨板远近端。 最后冲洗创口,缝合,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1.3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 ②骨形成标志物:术前、术后1 d、术后3 d 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骨形成标志物检测,包括BGP、BALP、PINP、OPG。 ③预后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 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使用DASH 量表评测,评分为0 表明上肢功能完全正常,评分为100 时上肢极度受限)。

“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是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典型代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问题、生活以及游戏构建教学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使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资料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功能区,设计者亦会辅以差异化的措施为院区使用者营造贴心温馨的环境。例如,在本院第8层的爱婴区,设计者设计了多间温馨单间,这是专门为母婴同房而准备的。这样的设计既方便新生儿妈妈哺乳,也为了更好地满足妈妈和初生婴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 住院时间(d)微创组 81.5±14.3 138.5±34.1 13.28±1.41传统组 103.2±21.4 289.5±48.6 16.59±1.85 t 7.261 21.918 12.275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骨形成标志物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对比,微创组患者在术后1 d、术后3 d 的BGP、BALP、PINP、OPG 水平均显著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骨形成标志物比较(±s)

  

与微创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BGP(ng/ml) BALP(U/L) PINP(ng/ml) OPG(pg/ml)微创组术前 5.76±0.34 25.43±2.31 50.21±2.65 180.5±18.5术后1 d 4.87±0.22 21.43±1.98 43.29±2.10 159.6±11.3术后3 d 4.38±0.21 20.18±1.55 39.87±1.87 151.1±13.2传统组术前 5.83±0.36 25.38±2.27 50.29±2.59 181.4±19.1术后1 d 4.12±0.25 18.43±1.65 39.54±1.89 131.7±10.2术后3 d 3.47±0.19 17.20±1.44 34.20±1.44 116.5±11.2

2.3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骨折部位的充分显露损伤了肱骨的血供,可能会对骨折愈合产生影响。 术中广泛剥离软组织增加了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风险。伴随着MIPO 技术的成熟,其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 MIPO 技术是基于生物力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微创术式,其核心是通过间接复位,通过建立皮下肌肉隧道植入接骨板,对骨折断端实现桥接固定,不干扰骨折断端的内环境,达到保护骨折断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5-6]

 

表3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组别 骨折愈合时间(周) DASH 评分(分)微创组 16.45±1.21 10.21±1.01传统组 19.43±1.55 17.65±1.15 t 13.077 42.009 P 0.000 0.000

3 讨论

微创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传统组短,且术后12 个月的DASH 上肢功能评分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3。

在环保工程建设中,其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防腐保温等内容,对施工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极容易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所以对于环保项目来说,必须要严格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将监理程序进行简化和细化,进一步落实好施工节点控制,保证收费的合理性。

前方入路的MIPO 术无须解剖桡神经,常规显露肌皮神经,避免手术造成的神经损伤。 由于肱骨干中段外侧的三角肌粗隆不平坦,此处插入接骨板难度大;三角肌粗隆的后下方有桡神经沟,桡神经从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走行,在肱骨干中下1/3 交界处紧贴于骨皮质绕到前面,故后方放置接骨板更为不利,易造成桡神经损伤。 而肱骨干前方相对较为平直,适合放接骨板,而且更容易滑动接骨板,经前方入路避免神经损伤,安全可行[7]。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和预后指标均优于传统组。

张仲平环顾了一下四周,道:“据我所知,这儿除了我,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你怎么看我就不知道了。我倒是有点儿好奇,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来这儿打酱油?”

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方入路MIPO 术最大的优点是在保证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创伤,减轻手术对骨折部位的二度创伤,利于骨折愈合。 成骨细胞是介导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其增殖有利于骨结构的形成以及骨折愈合。 BGP 是参与骨形成过程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维持骨质正常的矿化速率、抑制骨质异常的羟磷灰石结晶形成;BALP 是成骨细胞代谢酶,对于促进骨基质矿化、骨结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PINP 是骨基质形成中胶原代谢产物,与成骨细胞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OPG 是骨保护的多肽,有利于促进骨形成[8]。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3 d 两组患者的BGP、BALP、PINP、OPG 均低于术前,手术对患者的骨细胞活性造成一定损伤,不利于骨形成。 但微创组患者的各标志物水平高于传统组,显示前方入路MIPO 手术有利于减轻对骨形成的影响,促进术后骨折的愈合。

综上所述,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安全有效,能减轻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恢复上肢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立博,周长林,熊屹,等.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对比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28(4):267-269.

[2] GALLUCCI G,BORETTO J,VUJOVICH A,et al. Pos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for humeral shaft fractures[J].Techniques in Hand &Amp, Upper Extremity Surgery,2014,18(1):25-30.

[3] 陈枫文,张娟,涂万荣,等.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后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1):90-93.

[4] 李朋,杜传林,杨广友,等.MIPPO 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12):1037-1040.

[5] 顾宗欣.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术后骨代谢指标及临床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2):236-238.

[6] 陈德明,徐晓阳,王蔚,等.微创手术MIPO 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指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2):1311-1314.

[7] 伏治国,张曦,施耀华,等.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4):328-332.

[8] 庄家林,蒲超,唐付林,等.微创手术MIPO 和开放手术ORIF 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1):1520-1522,1526.

 
张坤,张杰,王宁,王森
《华夏医学》 2018年第06期
《华夏医学》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