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更新时间:2009-03-28

肛肠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1],手术是最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前需对患者进行麻醉,而肛肠部位是患者身体敏感度较高的地方[2],故麻醉效果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因临床常规麻醉操作难度大,并具有术后头痛及尿潴留等缺点[3],患者满意度不高。近年随着麻醉技术不断进步,骶管阻滞凭借操作简便及效果较好的优点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4],但术后随着麻醉药作用消退患者较难忍受术后疼痛。电针是在传统针刺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镇痛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及经济实惠等优点[5]。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19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社保征收体制改革,是对法律执行环节问题的纠正,对广大普通劳动者来说是件大好事,也是社会公平体系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但业界对社保征收体制颇有争议,普遍认为社保征收体制改革以后,企业用工成本会大大增加,导致企业负担过重,可能会引发部分利润较低企业的倒闭,从而带来更多的失业人口,其实,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社保征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19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相关专科检查确诊,并且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及认知功能差、精神疾病、全身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199例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研究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0~71(37.4±10.8)岁。病程2个月~18年(7.3±2.4)年。肛周脓肿42例,混合痔37例,直肠息肉13例,肛裂8例。对照组男54例,女45例;年龄21~72(37.1±10.3)岁。病程3个月~17年(7.1±2.6)年。肛周脓肿40例,混合痔39例,直肠息肉11例,肛裂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室后,对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电图和血压进行检测。常规消毒铺巾,选择左侧卧位,骶部充分暴露,抽取1%利多卡因3 ml进行浸润麻醉,使用7号针头向骶裂孔中心位置垂直穿刺,当骶管尾部韧带处出现阻力感时,向尾部侧方向倾斜针杆,进针方向与皮肤呈30~45°角,当骶管尾部韧带处出现落空感时,证明已进入骶管腔,回抽无液体后推注入内,观察5 min,若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再取1%利多卡因20 ml,在1 min内推注完毕。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结合电针技术镇痛,具体方法如下:①取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双侧承山穴、双侧合谷穴;②操作:取俯卧位,选准穴位,以3寸毫针分别刺入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2寸毫针分别刺入双侧承山穴、双侧合谷穴[6],得气后行泻法留针;将自动定时电针仪(衡水华友器械商贸有限公司生产,型号:SDZ-III)电刺激导线连于针柄,正级与次髎穴相连,负极与中髎穴相连,采用频率为50 Hz的输出频率进行刺激治疗,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电针刺激治疗持续至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评价并比较两组麻醉实施5 min内麻醉效果[7]:优:患者肛门松弛较好,表情自如,未出现痛苦症状;良:患者肛门有所松弛,出现轻度痛苦症状;差:患者肛门松弛效果差,痛苦严重,手术无法顺利进行。②比较两组术后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及自主排尿恢复时间。③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c分级法评估运动阻滞程度[8]:0级为无运动阻滞,1级为不能屈膝关节,2级为不能抬下肢,3级为不能屈趾关节。④术后48 h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包括术后头痛、尿潴留、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⑤术后72 h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计为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麻醉实施5 min内研究组优良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肛肠手术两组麻醉实施5 min内麻醉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研究组10086(86.0)12(12.0)2(2.0)98(98.0)对照组9950(50.5)35(35.4)14(14.1)85(85.9)χ228.97015.0409.9199.875P0.0180.0230.0190.035

注: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

2.2 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及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比较 术后研究组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及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肛肠手术两组术后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和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研究组1001.57±0.1911.53±2.31对照组992.38±0.5815.98±4.47t13.2658.835P0.0370.028

注: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

2.3 镇痛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比较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肛肠手术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比较

  

组别例数镇痛起效时间(x±s,min)麻醉持续时间(x±s,min)运动阻滞程度[例(%)]2级3级研究组1003.49±0.9160.31±11.597(7.0)16(16.0)对照组993.54±0.6787.43±16.3523(23.2)41(41.4)t/χ20.44113.50910.239P1.9070.0260.021

注: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头痛、尿潴留、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 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肛肠手术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头痛尿潴留低血压心动过速研究组10017(17.0)20(20.0)2(2.0)3(3.0)对照组9930(30.3)32(32.3)9(9.1)10(10.1)χ24.8803.9144.7904.108P0.0210.0390.0360.032

注: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

2.5 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0,P=0.028),见表5。

 

5 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肛肠手术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患者满意度(%)研究组1007516991.0对照组9935372772.7

注: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

3 讨论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9-11]。由于肛肠疾病的特殊性及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很多患者不愿就诊治疗,导致病情延误,不但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还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了严重影响[12-14]。既往临床对肛肠手术麻醉技术要求不高,但由于肛周神经异常敏感[15-16],加之临床常规麻醉操作难度大,并具有术后头痛、尿潴留等缺点,患者满意度不高[17]。因此,针对肛肠手术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骶管阻滞是肛肠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操作简便,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术后随着麻醉药物作用的逐渐消退[1],患者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故临床常采用椎管内单次给予阿片类制剂作为术后镇痛,其中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等为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18],但该类药物硬膜通透率低,只有在硬膜外用量较大时才能发挥作用,而阿片类药物具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不宜临床大量应用[19]。本研究采用较小剂量的利多卡因进行骶管阻滞,有效避免了上述不足。电针技术是在传统针刺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通过激活脑内存在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或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20],分别对躯体和头面部疼痛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较之普通针刺,电针能使机体处于较持续的刺激状态。与其他镇痛药相比,电针具有不存在中枢抑制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麻醉镇痛效果较好;研究组术后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术后头痛、尿潴留、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说明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安全性较高。

根据国家发明专利201610348936.2所提供的加工方法进行制作:(1)将晒干后干净的青稞翻炒并进行打粉,获得炒青稞粉;(2)将牦牛肉洗净剔除筋腱,切块备用;(3)按比例将炒青稞粉、辣椒粉、花椒粉、香辛料、酒酿、姜末、白糖和食盐混合,均匀涂抹在牦牛肉上,于密闭容器中发酵。

综上所述,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可增强麻醉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本研究所纳入样本量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故今后尚需进行科学合理的大样本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李维国,姚红霞,张子栋,等.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肛肠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3):100-102.

[2] Kauff D W, Kronfeld K, Gorbulev S, et al. Continuous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pelvic autonomic nerves during TME to prevent urogenital and anorectal dysfunction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NEURO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Cancer, 2016,16(2):323.

[3] 张跃.不同麻醉术式在肛肠科疾病手术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60-61.

[4] Kauff D W, Kronfeld K, Gorbulev S, et al. Continuous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pelvic autonomic nerves during TME to prevent urogenital and anorectal dysfunction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NEURO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Cancer, 2016,16(7):323.

[5] Zielinski T, Czyzewski P, Szczepkowski M. The usefulness of anorectalmanometry in patients with a stoma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to resto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Pol PrzeglChir, 2016,88(1):1-6.

[6] 张霖,续富伟.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肛肠科日间手术的比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5(4):10-12.

[7] 段吉安,胡年春,余裕钦,等.不同浓度小剂量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肛肠疾病患者非PPH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33):4625-4627.

[8] 林华阳,饶福东,林洁,等.改良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法用于高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2):1458-1460.

[9] Jackson H T, Kane T D. Advances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pediatric patients[J].Adv Pediatr, 2014,61(1):149-195.

[10] 韩庆丰,崔浩杰,边小松,等.骶管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平面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59-60.

[11] 张春霞,朱晶,曾淑琼,等.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0):56-58.

[12] 房立峰,高清丽.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与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6):890-891.

[13] Shaw D, Ternent C A.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ambulatory anorectal surgery patient[J].Clin Colon Rectal Surg, 2016,29(1):7-13.

[14] Khaikin M, Bashankaev B, Sands D, et al. The effect of topical anal captopril on resting anal pressure in healthy volunteers: the first human pilot study[J].Tech Coloproctol, 2014,18(1):39-43.

[15] Dupeyron A, Demattei C, Kouyoumdjian P.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s after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case series (uncontrolled longitudinal study)[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3,14(1):277.

[16] 尚文,李素荣.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3(10):91.

[17] 高峰,徐明,赵勇,等.腹骶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0):1070-1072.

[18] Worrell S G, Greene C L, De Meester T R. The st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fter five decades[J].J Am Coll Surg, 2014,219(4):819-830.

[19] 曾艳芳.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电针镇痛的疗效观察[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14.

[20] Matsukawa K, Ishii K, Kadowaki A,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 of central command on aortic and 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heart ratereflexes at the onset of spontaneous, fictive motor activity[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2,303(4):464-474.

 
刘涌,张书金,刘美娜,贾海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05期
《临床误诊误治》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