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储尿及排尿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肾衰竭,是脊髓损伤病人晚期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1]。笔者运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确认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容量-压力关系,通过对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系统分类、评估,制订出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使病人尽快建立平衡膀胱并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广西江滨医院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②不完全性脊髓损伤;③意识清醒;④双上肢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完全性脊髓损伤;②泌尿系感染伴全身症状[2];③尿道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路梗阻和膀胱颈梗阻者;④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者;⑤有出血倾向者。将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脊髓损伤平面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病人及家属了解干预研究情况,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 性别(例) 男女年龄岁病程d 脊髓损伤平面(例) 颈髓胸髓腰髓观察组60322835.2±5.562.4±11.762826对照组60342637.3±6.163.0±12.392724统计值χ2=0.162 3t=-1.807 9t=-0.249 9χ2=0.148 3P 0.687 00.073 70.803 20.517 2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膀胱护理,包括间歇导尿、手法排尿、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测评及个体化靶向性康复护理。

1.2.1 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测评 观察组病人住院后第2天运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测评,了解膀胱压力、容量变化、膀胱安全容量、最大容量、逼尿肌/括约肌协同能力,根据测评结果制定个体化膀胱管理方案。

1.2.1.1 低压膀胱(尿潴留)的管理 ①饮水管理: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2 000 mL以下,液体量包括粥、汤、果汁等[3],06:00~20:00每小时饮水量不能超过140 mL,20:00至次日06:00不饮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膀胱过度充盈。②间歇导尿:根据测评的膀胱容量-压力关系及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残余尿>300 mL,每隔6 h导尿1次;残余尿201 mL~299 mL,每隔8 h导尿1次;残余尿100 mL~200 mL,每日导尿1次或2次,残余尿<100 mL达到膀胱功能平衡,停止导尿[4]。③诱导排尿:指导病人留意膀胱充盈感觉、排尿扳机点的刺激,如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刺激肛门等[5]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理机制较复杂,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不全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需综合应用多种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并及时调整、制订个体化的训练计划,以获取理想疗效[8]。制定训练计划前首先要评估膀胱情况,传统的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操作者熟练程度、灌注液体的速度及温度等,不能完全反映逼尿肌、括约肌的功能[9]。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由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及训练系统专用软件等组成,可以确定膀胱安全容量和最大容量,评估膀胱容量-压力关系,持续进行膀胱功能监测和训练,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记录精确及控制感染、改善膀胱功能等优点。

基金项目: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7SK42,17SK64);校级教学改革基金项目(DHJG-07-44)。

本文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遵循问题产生发展的特定环境进行思考分析,结合高中《文化生活》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紧密联系高中政治课教学,深入挖掘分析现有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紧紧抓住教师和学校的作用,提出相应具体可行的措施,以期更好地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完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在日后对高中阶段《文化生活》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1.3.2 尿路感染 采用居丽雯[7]主编的《医院感染学》中尿路感染指标:革兰阴性杆菌>105 cfu/mL,革兰阳性菌>104 cfu/mL。观察干预8周后进行尿液细菌培养计数。

2.2 两组病人干预8周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3)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干预8周后膀胱功能疗效比较(见表2)

1.3 疗效评定

 

2 两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功能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观察组6026(43)22(37)12(20)对照组6015(25)20(33)25(42) 注:P=0.017 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1 膀胱功能疗效评定[6] 显效为膀胱容量400 mL~500 mL,残余尿少于100 mL;有效为膀胱容量300 mL~400 mL,残余尿100 mL~200 mL;无效为膀胱容量200 mL~300 mL,残余尿超过200 mL。干预8周后进行测定。

 

3 两组病人干预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例数无尿路感染尿路感染观察组6048(80)12(20)对照组6032(53)28(47) 注:χ2=8.437 5,P=0.003 7。

3 讨论

1.2.1.2 高压膀胱的管理 ①药物治疗:对于逼尿肌兴奋的可选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抑制逼尿肌反射,降低膀胱内压,改善尿频和漏尿症状;对于膀胱括约肌协同障碍或残余尿>20%的膀胱容量可选用α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松弛膀胱颈平滑肌,降低尿道内口阻力,促进自主排尿恢复。②行为训练:包括定时排尿及暗示性排尿,在特定时间如厕,如晨起或睡前、餐前30 min,白天每隔3 h排尿1次,夜间排尿2次,目标是排尿间歇期3 h无尿失禁发生。③盆底肌训练:收缩会阴、肛门括约肌,每日3次,每次收缩10 s,重复20次。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学科教师的参与以及课堂教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和缺乏,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目前依然存在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健全、协同育人效果尚不明显、协同育人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为此,通过和专业学科的结合,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对于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持续监测膀胱功能,进行个体化靶向性康复护理,与常规膀胱训练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估其膀胱功能疗效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显示,干预治疗8周后,观察组膀胱功能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运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个体化靶向性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的联系,恢复自主排尿,形成规律排尿,降低膀胱内压,使病人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膀胱残余功能。由此可见,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对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病人膀胱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杨绍霞,柳尧花,高压氧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2):125-127.

[2] 何予工,宋斌.心理干预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4,36(6):472-473.

[3] 邓水娟,周君桂.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2(19):1114-1117.

[4] 李华,李彬.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12(44):1146-1148.

[5] 何予工,周青.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研究概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11(38):878-880.

[6] 刘文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联合个体化饮水计划的护理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1751-1753.

[7] 居丽雯,胡必杰.医学感染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5-100.

[8] 沈雅萍,金剑.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膀胱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48-51.

[9] 朱宁,马蕾.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法结合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3):311-313.

 
曾海涓,刘文伟,汪家钰,覃艳玲,符茜茜
《护理研究》 2018年第10期
《护理研究》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