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重庆地区斑秃患者血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斑秃(AA)是一种可复发性和非瘢痕性的脱发,影响所有毛发生长的区域,临床以毛发骤发性和局限性脱落为主要临床特点,严重者可导致全秃或普秃。目前斑秃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斑秃是一种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与环境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1]。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金属酶类的合成并影响毛囊的发育和功能,有研究显示血清微量元素缺乏与斑秃的发生密切相关[2-6],但目前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影响临床斑秃的诊断和治疗。由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所处的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人群血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重庆地区斑秃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斑秃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比较,探讨微量元素在重庆地区斑秃患病中的作用,为重庆地区斑秃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指导,现报道如下。

就上述两问题,笔者认为ESP教学、EGP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三者之间最大区别是教学内容不同。ESP是EGP的提高阶段,体现在ESP教学是与专业相关的语言教学性形式,是从语言教学向学科教学的语言过渡型课程。ESP教学体现为是一个从语言教学向学科内容教学、是一个语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渐变。ESP教学仍是侧重语言表达与使用的语言学习与应用,为进入双语教学做语言准备的教学形式。明晰ESP课程定位对高校有效开展ESP教学有积极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斑秃患者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45岁,平均(21.02±11.13)岁;病程1周至3年;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和精神因素,近3个月无药物服用和微量元素补充史。并选择同时段本院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6例,女24例;年龄4~68岁,平均(18.11±13.81)岁;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和精神因素,近3个月无药物服用和微量元素补充史。两组研究对象均为重庆本地人,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斑秃病情分级标准 基于美国皮肤科学术杂志(JADD)上OSLEN等[7]制定的斑秃临床诊断和调查评估指南标准,依据脱发区占头皮总面积百分比对斑秃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和分级,见表1。

1.3 仪器与试剂 真空采血管(美国BD公司),高速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DXC803全自动生化仪(美国Beckman公司)进行检测。

在互动交流中,以上5位演讲嘉宾围绕在人工智趋势下,新技术赋能医药物流等话题进行了对话。5位嘉宾认为,未来,将由单一模式向协同、共享、高效等方面发展,医药物流趋于个性化、柔性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定制也应该遵循二八原则。专业团队合作中,链主企业在供应链中起到重要作用,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在轻松、幽默、诙谐的气氛中将本次沙龙推向高潮,众多参会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盛赞沙龙观点犀利,让人意犹未尽。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由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方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秃发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斑秃可以影响人体毛发生长的所有部位,包括头发、眉毛、睫毛、胡须、阴毛、腋毛等部位,是一种良性的非瘢痕性秃发疾病,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自行缓解和复发。目前斑秃确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提示斑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以毛囊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与机体精神因素、环境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1]。除此之外,目前也有研究显示微量元素与斑秃的发生密切相关[2,6]。本研究中本文对重庆地区的斑秃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钙、铜、铁、镁、锌5 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斑秃患者铜和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而斑秃患者钙、铁、镁含量与健康对照组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为高知识分子,常常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大众阅读。但事实数据会告诉我们,即便在高校这样的群体,阅读非本专业的经典名著并进行深阅读的,也是屈指可数。再拿经常倡导深阅读、倡导阅读经典名著的学者作家来说,他们之所以阅读经典名著,也确实与他们本身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是不是也可算上功利性阅读呢?

 

1 斑秃病情评分及分级

  

分级秃发面积(%)S1<25S225~49S350~74S474~99S4a74~95S4b96~99S5100S5B0全秃(头发全部脱落)S5B2全秃伴部分体毛脱落S5B2普秃(头发和体毛全部脱落)

注:其中S1~S2类型为轻型斑秃,S3~S5类型为重型斑秃

 

2 斑秃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组别n钙(mmol/L)铜(μmol/L)铁(μmol/L)镁(mmol/L)锌(μmol/L)对照组1202.38±0.0716.626±3.0116.93±6.240.87±0.0514.83±2.80斑秃组602.40±0.0915.8±3.5916.82±7.330.87±0.0613.25±2.55P0.893 20.0260.914 60.111 70.000 7

 

3 轻型斑秃患者和重型斑秃患者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组别n钙(mmol/L)铜(μmol/L)铁(μmol/L)镁(mmol/L)锌(μmol/L)轻型斑秃412.38±0.1015.43±3.5517.34±6.380.91±0.2314.26±1.58重型斑秃192.38±0.1015.58±3.3916.00±7.820.87±0.0711.43±2.79P0.872 70.876 20.482 90.490 50.000 1

3

2.1 斑秃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水平的比较 结果显示斑秃患者血清中铜和锌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但血清中钙、 铁、 镁的水平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4 方法 斑秃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分别采集静脉血3~4 mL至美国BD公司无添加剂干燥真空采血管中,1 500×g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并置于DXC803全自动生化仪,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测定。

锌在人体内广泛分布,作为最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碱性磷酸酶、DNA和RNA聚合酶等金属蛋白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在调控机体新陈代谢、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和修复及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8]。近年研究显示,锌在毛发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锌能抑制毛囊退化并促进毛囊修复和再生,参与毛囊的再生和修复过程[9]。而锌缺乏将导致DNA和RNA聚合酶合成受阻,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凋亡,导致毛囊细胞受损,抑制毛发生长[10-12]。除此之外,锌对机体免疫功能维持非常重要,缺锌将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这与免疫障碍引起斑秃的观点是一致的[13]。因此锌缺乏导致毛发生长受抑和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斑秃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的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2-3,5],在斑秃患者人群中均发现锌含量降低,并且随着病情进展锌含量进一步降低,提示锌缺乏可能是重庆地区斑秃患者一个重要诱因。

2.2 轻型和重型斑秃患者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水平的比较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比较5种微量元素表达水平与斑秃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重型斑秃血清中锌水平明显低于轻型斑秃患者(P<0.05),但血清中钙、 铜、铁、 镁的水平在轻型和重型斑秃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只有采取相应的举措进行党内政治生活才能将严肃要求落到实处。习近平同志为如何进行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路径,为达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提供了方法。

铜作为最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同样是金属蛋白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并参与调控机体代谢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目前认为铜在毛乳头状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而毛乳头状细胞作为特殊的成纤维细胞,对毛囊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此铜含量的表达水平间接影响毛囊的功能活性和毛发的生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斑秃患者血清铜的含量变化目前存在争议。既往部分研究认为铜含量在健康对照组和斑秃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然而本文的结果显示斑秃患者血清中铜含量明显降低,这与国内外报道一致[14-15],但铜含量在轻型和重型斑秃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推测这一结果可能与重庆地区气候环境和人群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进一步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微量元素与斑秃的关系,发现血清中锌和铜含量在重庆地区斑秃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降低,并且锌含量降低与疾病程度相关,随着病情加重,锌含量进一步降低。因此针对重庆地区不明原因的斑秃,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可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PRATT C H,KING L E,J R,MESSENGER A G,et al.Alopecia areata[J].Nat Rev Dis Primers,2017,16(3):17011.

[2]JIN W,ZHENG H,SHAN B,et al.Changes of serum trace element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lopecia areata:A meta-analysis[J].J Dermatol,2017,44(5):588-591.

[3]ABDEL FATTAH N S,ATEF M M,Al-Qaradaghi S M.Evaluation of serum zinc level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nd resistant alopecia areata[J].Int J Dermatol,2016,55(1):24-29.

[4]DASTGHEIB L,MOSTAFAVI POUR Z,ABDORAZAGH A A,et al.Comparison of zn,cu,and fe content in hair and serum in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 with normal group[J].Dermatol Res Pract,2014,2014:784863.

[5]KIL M S,KIM C W,KIM S S.Analysis of serum zinc and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hair loss[J].Ann Dermatol,2013,25(4):405-409.

[6]BHAT Y J,MANZOOR S,KHAN A R,et al.Trace element levels in alopecia areata[J].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09,75(1):29-31.

[7]OLSEN E A,HORDINSKY M K,PRICE V H,et al.Alopecia areata investigational assessment guidelines--Part II.National Alopecia Areata Foundation[J].J Am Acad Dermatol,2004,51(3):440-447.

[8]PRASAD A S.Discovery of human zinc deficiency:it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J].Adv Nutr,2013,4(2):176-190.

[9]PLONKA P M,HANDJISKI B,POPIK M,et al.Zinc as an ambivalent but potent modulator of murine hair growth in vivo-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Exp Dermatol,2005,14(11):844-853.

[10]YAN M,SONG Y,WONG C P,et al.Zinc deficiency alters DNA damage response genes in normal human prostate epithelial cells[J].J Nutr,2008,138(4):667-673.

[11]SETH R,CORNIOLA R S,GOWER-WINTER S D,et al.Zinc deficiency induces apoptosis via mitochondrial p53- and caspase-dependent pathways in human neuronal precursor cells[J].J Trace Elem Med Biol,2015,30:59-65.

[12]MARINI M,MUSIANI D.Micromolar zinc affects endonucleolytic activity in hydrogen peroxide-mediated apoptosis[J].Exp Cell Res,1998,239(2):393-398.

[13]MAYWALD M,RINK L.Zinc homeostasis and immunosenescence[J].J Trace Elem Med Biol,2015,29:24-30.

[14]MUSSALO-RAUHAMAA H,LAKOMAA E L,KIANTO U,et al.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serum,erythrocytes,hair and urine of alopecia patients[J].Acta Derm Venereol,1986,66(2):103-109.

[15]朱柳宾,黄建平,李少旦.斑秃人群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1):10-11.

 
何秀玲,陈礼娇,李金密,王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