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荆楚文化底蕴初探之《思情鬼歌》

更新时间:2009-03-28

前言

醴陵,荆楚古邑,湘东明珠,地处湘赣要冲。其地古为《禹贡》所称九州的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1]荆楚大地孕育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而醴陵文化则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思情鬼歌》是一首极具醴陵特色的民间歌曲,它不仅生动的表达了醴陵文化,而且反映了音乐与方言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我们从《思情鬼歌》这首民间歌曲中,对于以后的音乐创作、演唱、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都可以得到诸多启示。下面我把对于《思情鬼歌》做的研究与分析的一点成果,以及演唱者如何把握好地方民歌的探讨进行一一阐述。

、《思情鬼歌溯源

《思情鬼歌》不仅是一首醴陵人耳熟能详的民歌,近年,中央电视台多次将《思情鬼歌》变奏曲搬上大型音乐会使之名声大噪。由于著名歌手雷佳、王丽达在广西南宁中国民歌节演唱该曲又将《思情鬼歌》推入公众视野。该歌曲歌词热烈、奔放、直白、大胆,充分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旋律简单、优美,深受群众喜爱,在民间广为传唱。

(一)歌名的由来

一九五六年挖掘传统节目时,从市郊来湖村,由杨和春传唱,省歌舞团胡雍霖记词、谱发掘的,原名叫“鬼歌”,县文化馆肖家蒲认为文不对题,含糊不清,在“鬼歌”前加“思情”二字,才使这首歌有了准确的名称。[2]但在醴陵民间很少叫《思情鬼歌》,《满哥唧鬼》和《满哥哥鬼》叫的较普遍。

同时,为了验证微悬臂偏转角度对干涉光强的影响,根据球面镜的曲率半径L和直径D计算其偏转角度的范围为±23.58°.调整角位移台使得微悬臂偏移角分别为-10°、-5°、5°、10°时,曲线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四条曲线能够较好拟合在一起,说明在允许范围内,微悬臂的偏转角不会影响系统的测量准确度.

(二)创作年代

歌词的作者我们已无从考究,但创作的年代我们从歌词的内容中可以探知一二。其一,我国从封建社会时期到辛亥革命之前都是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但封建思想仍有影响。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方式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由在当时都被称之为离经叛道。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复苏,醴陵人也投入到这历史大背景中,背叛封建婚姻制度是当时青年才俊的当然行为。其二,在醴陵,西方发式较为流行时最早应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三,把梳子作为一种情感礼物送给恋人,以及去省城给恋人买东西,担心恋人有其他相好和以敲窗户为信号,轻手轻脚地从后门进入恋人家与恋人相会的情景,说明自由恋爱在当时还只是一种暗中涌动的新潮流,不能光明正大的进行。因而,综合以上几点推敲得出,《思情鬼歌》最早写成应在三十年代。

、《思情鬼歌分析

(一)曲调分析

《思情鬼歌》的曲调特点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活泼火辣、风趣幽默、情意绵绵。它的特色之一就在曲调上,你只要会讲标准的醴陵话,不需曲谱,就能将《思情鬼歌》唱个八九不离十。湖南音乐特点多为“1 3 6”也在这首歌曲中得到了体现。例如第一句“我哩满哥哥鬼也”,你把这句用醴陵话稍微拖点腔,拉点调,就成了第一句的旋律:

 

根据规范中设计速度对比可以发现,设计速度范围基本在60~120km/h。由于将快速化改造的干线公路分为:I级(交通型,100km/h或 80km/h)、Ⅱ级(综合型,80km/h或 60km/h)、Ⅲ级(服务型,60km/h),兼具干线快速通过和集散双重功能[2]。

在醴陵,《思情鬼歌》的表演方式大概有四种。

改换门庭之后,眼下的山东队,一切都已大不一样。回望二十年时光,山东篮球的名号仍然响亮,壮心犹在,旌旗烈烈。只是在诸多变故之后,很多人心生疑惑,谁能回答归程在哪?

《十月飘》的艺术性不亚于《思情鬼歌》,但它却没有《思情鬼歌》那么幸运这可能与它本身的曲调风格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歌词内容向上,但曲调太低沉了,低沉得与解放后的社会氛围相差的太远。因此,它终究只能作为文艺小饮而留在它的起源地——醴陵。

一首歌的曲调对于歌曲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鲜少有接地气的歌曲,像《思情鬼歌》这一类能代表地方特色的歌曲更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音乐创作者们在曲调创作方面更要花大心思,贴近生活、真实方能打动人。创作时一定要根植于民间,有许多音乐人号称“采风”但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对文化的理解也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那就不可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广大音乐创作者将其细细挖掘展示给世人,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

病情完全控制: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示患者鼻窦无脓性分泌,窦口开放良好;病情部分控制: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鼻内镜示少量脓性分泌物,但手术部位绝大部分已上皮化,鼻窦中有肉芽组织。病情未控制: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变或反而出现恶化,鼻内镜示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肉芽或囊泡较多,依有鼻息肉。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所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而且,你以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其他的句子,基本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曲调与歌词和谐而完美的统一在《思情鬼歌》中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作曲者是在对醴陵人说话的语调、语气以及语音节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创作成这首小曲的。我想,这也就是《思情鬼歌》能在醴陵红极一时,且百唱不厌的秘密之一。

(二)语言分析

《思情鬼歌》的歌词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情意绵绵、直抒胸臆。歌词全部采用醴陵土话演绎,俚俗味极浓。其中的鬼、个、哩、也、、呀、月光(月亮)、坎坎子(窗户)、搭信(捎信)、哪、讲等,都是十足的醴陵俚俗口音。语言通畅顺口,易学易记。

文化知识修养的高低是情感表现的基础。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过“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 歌曲的思想、情感是靠文字来表达、靠声音来表现的。首先,歌唱者要认真推敲词与谱。通过音乐和文字对歌词精心琢磨。第二了解歌曲情感的内在含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的风格特征等。第三从音乐要素入手,把握音乐情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第四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艺术作品,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加强艺术感知和想象能力,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借助自己的丰富经验与艺术修养来演绎作品,实现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以便能准确地将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

例3 (2018年温州中考卷)如图8,已知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原点重合,另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现将该三角板向右平移使点A与点O重合得到△OCB′,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

从我国方言分区来看,醴陵方言属于赣方言,杂有客家话和其他一些方言的音调,还保留有某些本土原始方言和古汉语的痕迹。史料表明,南宋期间,醴陵“市上俚音都楚语”,流行的是湘方言。后因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向醴陵大量移民,由以江西移民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赣语在醴陵方言中逐渐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环境变化和人员交流的影响,醴陵方言逐渐发生新的变化,不仅与赣语相差甚远,而且与同宗于赣方言的浏阳话、攸县话、茶陵话有较大的不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方言点。[3]

第二种是琴声悠扬的清闲式。这主要是在空闲时,操把二胡,翘起二郎腿,就可开演。可自拉自唱,也有听琴声伴唱者。

《思情鬼歌》中方言的运用无疑是歌曲的一大特色,也是点睛之笔。例如“鬼”(是对心爱人的昵称)、“哦嗬呀”(很甜蜜的回答语)、“哟哩个什好哇”(怎么这么好)、“唧要我滴”(只要我的)、“坎坎子”(窗户)、“梳西装”(当时流行的一种西方发式)、“个哒几日唧”(这几天)、“搞不赢”(非常忙)。

醴陵人有一种语言表达习惯。称赞人用“鬼”,揶揄或埋怨也称“鬼”。“思情鬼歌”中的“鬼”字也可以理解了,“鬼”字在这里是赞赏、喜爱之情。“唧”字在醴陵方言中是用得最多的一个尾音字,没有意义。例如在歌词中出现的“买一把唧梳”、“唧要我滴”、“敲敲唧坎坎子”,这里面所有“唧”字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它仅仅只是使人听起来比较亲热、亲切。

(三)表演方式

在醴陵还有一首不得不提的小曲《十月飘》,这是一首诚勉小曲,与《思情鬼歌》有着绝然不同的风格,它的曲调非常柔美,柔美得有些让人于心不忍。特别是在女性演唱时,真能让人听出一把鼻涕一把泪来。这也情有可原,旧时的社会,“奴”是没有地位的,而从自己的嘴中吐出“奴”字来更能让人体会到太多的懦弱与无奈。创作者应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她)想呐喊几声,然而,他(她)没有十足的中气,喊出的气如喉在梗,吐出的却是猫子声,这样一首有良心的作品,理应得到公正待遇,广泛流传,但它仅在醴陵的天空低回。

第一种是张口即来的清唱式,那是人们在行走中、在劳动中、在房屋里一时兴起,或亮嗓高歌,或轻唱低回。

演唱又被称作是“二度创作”,是作品与听众之间的桥梁。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表达、无疑是很重要的。演唱《思情鬼歌》这一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对演唱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唱者们不仅仅只是将歌词内容用方言唱出来,还要把歌曲背后的文化通过演唱传递给听众。

方言既是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创造地方特色文化的源泉,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原生态资源。尤其在表达地方民俗风情上,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思情鬼歌》这首歌也只有用醴陵方言演唱才能显现出它特有的韵味。

第三种是舞台演出式,一男一女,青年扮相,一招一式,眉目传情,火辣有味。

最后一种是最近这几年才兴起来的,有人将其改编成了民乐合奏,这种演出方式只在大型演出中出现。

《思情鬼歌》的普及和传播,应该离不开第三种方式,正是舞台演出时幽默风趣,火辣热情的表演感动听众以及曲调优美动听,才使大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而使这首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

演唱者如何把握地方民歌

(1)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交由学校所属全资公司经营,能有效地防范学校直接经营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税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深入了解作品的具体背景

作品的具体背景可以为演唱者提供剧情的来龙去脉、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特殊环境,如果演唱者不去了解作品的具体背景而只是按照字词和旋律的变化漫无主次地去唱,这种无情之曲是永远也不会感人的。因此,深入了解具体背景,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歌词,从而在演唱过程中更立体、更准确地表达歌词的意境。联系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就可以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去感受歌词,理解作品的内涵。如《思情鬼歌》这就是一首具有很浓的时代背景的民间歌曲,里面的歌词尤其是“梳西装”三字就打上了很强的时代烙印。如果你不去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就体会不到歌词的意境,更谈不上能演绎好这首歌曲。像这一类有很浓的时代背景的歌曲还有《走西口》、《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马桑树儿搭灯台》等。

(二)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

歌词对当时男女自由恋爱的心绪、情感及表达方式描述到位,非常细腻,而且很具有时代特征。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句子,“昨日搭个信……害得你哩妹妹……眼望穿”(所叙述的是哥哥捎信给妹妹说去看她,结果妹妹眼望穿也没等到哥哥来),“你与别个……有交情……”(哥哥担心妹妹有其他想好),“……你几时会下省……要与你滴妹妹……买东西”(妹妹问哥哥什么时候会进城,给妹妹买东西),“买一把唧梳子,相送我滴满哥哥……梳西装”(妹妹要买一把梳子送给哥哥梳头发,西装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西方发式),“敲敲唧坎坎子……轻轻唧脚步……后门唧进……我想到你屋里来……恐怕门前……人眼见……”(哥哥以敲窗户为信号,轻手轻脚地从后门进入妹妹家相会,不敢从前门进,怕被其他人看到)。尤其是“梳西装”三字有很强的时代烙印。整首歌的歌词将男女之间谈恋爱的情景,已经人物的心情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歌词中诸多衬词更是恰到好处的把醴陵人直爽,活泼、火辣的性格给表现出来。

(三)声情并茂处理歌曲的情感

技巧是基础,情感是灵魂。情感处理的是否恰当,是决定一首歌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而声情并茂是我们处理歌曲情感最基本的要求。 所谓声情并茂就是“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声”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情”声乐演唱的灵魂。离开了“声”“情”便成了无矢之的,离开了“声”声乐作品就无法展现。因而歌唱中的声情并茂,是歌唱的声音与歌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要达到和谐一致,不仅要有动听的声音还要有动人心弦的情感。歌曲是因为字音而发声,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歌曲艺术不是单纯的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固然重要,却不能忽视情感的表现。[4]只有在演唱时真正做到技艺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准确、生动、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情感。

、《思情鬼歌的传承与发展

《思情鬼歌》是醴陵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更是代表了醴陵的文化发展,是醴陵历史的一个见证。在现如今电子音像制品充斥的年代里,我们新一代的年青人,对流行音乐趋之若鹜,但对于承载着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民间特色音乐却不屑一顾。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学校的民间音乐教育

学校是传播文化最好的阵地,应在学生时代就培养孩子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学校可以开设关于当地文化的校本课程,将本地民间音乐纳入教科书,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喜爱中国民间音乐。

(二)丰富表演形式

在文章的前面我就已提过《思情鬼歌》的演出方式,只有四种。《思情鬼歌》能被大家熟知,是由于专业歌手的演唱,仅仅只有专业的演唱是不够的,要使《思情鬼歌》成为雅俗共赏的音乐,需要丰富其表演方式,使它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可以把它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中,使民间音乐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传播和发展;或者将它加以改编。

(三)政府部门的推广

《思情鬼歌》是醴陵的一张永久的名片,是世人了解醴陵的一个窗口。《思情鬼歌》不仅仅要被醴陵人熟知,更要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要使它走出醴陵、走出湖南甚至是走出国门,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广。

7.Wish you a very special Thanksgiving Day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民间音乐的延续,是中华民族音乐生存的象征。我们要珍爱、传承、发展民间音乐,让它伴随中华民族文化一起永远发扬光大

根据裂纹承受的载荷与位移的形式,分为3种形式[4-5],如图2所示。分别为张开型裂纹KI;剪切型裂纹KII;撕裂型裂纹KIII。

结语

民间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醴陵人抓住了这一点,将《思情鬼歌》充分发展起来,把醴陵文化通过《思情鬼歌》这首歌曲展示出来,通过《思情鬼歌》这个窗口让世人了解醴陵文化。为此醴陵专门成立了文化宣传机构,并将《思情鬼歌》的内容用雕刻的形式画出来,《思情鬼歌》的文化长廊就在醴陵西山脚下,去醴陵的人都能看到。醴陵的一些音乐人们还将其改编成其他的表演形式,来适应人们的审美。

《思情鬼歌》属于典型的地域风格歌曲,独一无二,具有鲜明的个性,无论是按原腔原版演唱,还是改编成其他的音乐形式或是改词扩腔的演唱,只要不脱离它的母体,都会使该音乐作品打上深深的醴陵印记不会混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风格,有较强的独立性。

正是这首歌以鲜明的个性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得以流传至今。一声“满哥哥鬼”能使你听到格外亲切,不知不觉的会把你带到情深意浓、话甜心乐的美景中去,不但在醴陵城乡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而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不同产地梅花鹿鹿茸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 刘雪莹等(14):1945

中国民歌在近些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但仅仅只有中国民歌嗓音没有中国地道的民歌是不行的,中国地方民歌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如何将中国民间音乐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是我国广大音乐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神圣的使命。

[ ]

[1]陈 鲲,刘 谦.湖湘文库-醴陵县志[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昌荣.醴陵民歌[M] 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8.

[3]醴陵市委、市政府编.醴邑春秋[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

[4]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5]附录曲谱引自中国曲谱网

 
黄堠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