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已明确被定为癌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对CAG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必要。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CAG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2015-06—2016-12,我们采用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CAG 8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80例、常规针刺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40例均为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西药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27~70岁,平均(46.52±10.82)岁;病程6~48个月,平均(15.73±9.89)个月。常规针刺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29~68岁,平均(48.24±9.85)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5.14±9.58)个月。长针深刺组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29~68岁,平均(47.38±10.83)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5.06±9.64)个月。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经过本文对表2灌前检查孔压水试验统计表以及表3灌前检查孔透水率频率统计表的分析,得出结果表明施工中的孔段透水率处于大于100lu的状,进而可以得知施工中的岩石节理裂隙处于发育状态,进而提升施工岩石的透水性,保障岩石透水性处于较强位置,且岩层也处于可灌性良好的状态。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内镜或病理组织检查。胃镜诊断: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伴有腺体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脆性增加。可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依据胃镜检查可将萎缩性胃炎分为单纯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前者主要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血管透见;后者主要表现为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1]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①肝胃气滞证。主症: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次症:情绪可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②肝胃郁热证。主症: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脉弦或弦数;次症: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③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主症: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或喜暖;次症: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脘闷,舌质淡,脉细弱。④脾胃湿热证。主症:胃脘痞胀或疼痛,舌质红,苔黄厚或腻;次症:口苦口臭,恶心或呕吐,胃脘灼热,大便黏滞或稀溏,脉滑数。⑤胃阴不足证。主症:胃脘痞闷不适或灼痛,舌红少津,苔少;次症:饥不欲食或嘈杂,口干,大便干燥,形瘦食少,脉细。⑥胃络瘀血证。主症: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次症:胃痛拒按,大便干燥,面色黯滞,脉弦涩。

目前,嘉兴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水平在53元/公顷左右,据嘉兴市农经局记载,2005年,流转价格平均在20元/公顷,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1.2.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年龄<18岁或>70岁;由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癌、胃下垂、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和外科手术后引起的胃痛;有严重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者;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西药组 予胃病三联疗法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2)20 mg,每日2次口服,连服4周;阿莫西林胶囊(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880)1 g,每日1次口服,连服2周;克拉霉素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88)0.5 g,每日2次口服,连服2周。

1.3.2 常规针刺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主穴:中脘、足三里、梁门、上脘、上巨虚。配穴:肝胃气滞证,加行间、太冲;肝胃郁热证,加内庭、行间;脾胃虚弱证,加气海、三阴交;脾胃湿热证,加丰隆、内庭;胃阴不足证,加三阴交、太溪;胃络瘀血证,加血海、三阴交。操作:除单穴外,均取双侧。选0.30 mm×40 mm的毫针常规针刺,中脘、梁门、上脘、上巨虚平补平泻,行间、太冲、内庭、丰隆、血海、三阴交用泻法,足三里、阴陵泉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4个疗程。

1.4.4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从获得的被调查者年龄、学历、职业等结构和在当地居住时长的统计数据的频数分布情况来看,基本达到项目组预期设想,获得的数据尽可能地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多层次学历、多种类职业、不同居住时长,调研结果较具代表性。

1.4 观察指标

1.4.1 中医症状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主症包括胃脘腹胀满、胃脘疼痛,次症包括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主症以病情的轻、中、重分别记2、4、6分,无症状记0分,次症以病情的轻、中、重分别记1、2、3分,无症状记0分。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2.2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

对表4内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区域内平均速度V和平均饱和度S,方案1为:V=30.44 km/h,S=0.3187;方案2为:V=32.81 km/h,S=0.2913.

1.4.3 心理状态评价 3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评价焦虑情况。

1.3.3 长针深刺组 予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主穴(双侧):胃管下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操作:取0.40 mm×60 mm毫针快速进皮后,针尖向内下(脊柱侧)缓慢进针斜刺入4~6 cm,予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以获得局部痠、麻、胀、沉重或放射至胃部、腹部的针感。配穴选穴、针具、针刺手法同常规针刺组。连续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4个疗程。

方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指在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时,将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适当设元建立起方程(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式。方程思想的重点及独特之处是化未知为已知,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定理中的已知结论构造方程(组)。应用方程思想解题的一般步骤为:分析问题→建立方程(组)→解方程→解决问题。

2

2.1 病例情况 常规西药组80例中,因出差不能继续治疗3例,因怀孕不能坚持治疗1例,无原因退出治疗2例,实际完成73例;常规针刺组80例中,因害怕针刺退出治疗1例,实际完成79例;长针深刺组80例中,因出现晕针退出治疗1例,因害怕针刺退出治疗2例,实际完成77例。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无严重并发症且神志清楚,认知、理解力正常。

此次改革,优化了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完成了中央下达的人员编制精简20%的任务。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部门机关党务与干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的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设置。

1.4.2 14C呼气试验 3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4C呼气试验。受检者必须停用抗生素和铋剂30 d,停用质子泵抑制剂2周,检查前禁食6 h以上。检查流程:①检查时先让受试者口服尿素(14C)胶囊(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28)37 KBq;②静坐25 min后,受试者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表1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

  

长针深刺组(n=77)治疗前治疗后常规针刺组(n=79)治疗前治疗后常规西药组(n=73)治疗前治疗后胃脘腹胀满4.59±1.251.66±0.88*4.40±1.211.84±0.83*4.47±1.452.05±1.23*△胃脘疼痛2.51±1.000.38±0.79*2.59±0.940.65±0.94*△2.65±1.330.69±0.95*△嗳气反酸1.62±0.760.25±0.44*1.75±0.770.37±0.48*1.69±0.630.42±0.55*△恶心呕吐1.06±0.810.06±0.24*1.11±0.830.13±0.34*△0.82±0.780.20±0.40*△大便不畅0.83±0.690.28±0.45*0.89±0.630.38±0.48*△0.89±0.800.50±0.5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长针深刺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3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长针深刺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常规西药组(P<0.05),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

2.3 3组治疗前后14C呼气试验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14C呼气试验结果比较 例

  

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长针深刺组770182633373820常规针刺组790203425393820常规西药组730263710353350

表2数据经秩和检验,3组治疗后14C呼气试验结果均改善(P<0.05)。长针深刺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14C呼气试验结果均优于常规西药组(P<0.05),长针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

集气瓶内呼气,呼气后集气瓶中的液体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为止,或持续呼气时间达3 min后即可停止呼气;③向集气瓶中加入4.5 mL稀释闪烁液后,加盖旋紧,置于液体闪烁仪中进行检测;④检查过程中受试者应该保持安静,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酸碱变化可能影响同位素标记CO2的呼出,另外在呼气时应嘱咐受试者不要将集气瓶中的液体误吸入口腔。

2.4 3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分,

  

组 别n治疗前治疗后长针深刺组7751.29±6.1541.95±5.13*△#常规针刺组7951.52±6.5746.36±5.54*△常规西药组7351.51±7.1050.61±6.5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长针深刺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S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长针深刺组及常规针刺组SAS评分均低于常规西药组(P<0.05)。治疗后长针深刺组SA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常规西药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反应室的压强为293 Pa,射频功率为1 000 W,在O2氛围下950~1 100 ℃退火25~120 min,同时掺杂适量的惰性气体Ar来稀释SiH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沉积6 μm的氧化硅薄膜作为波导芯层,控制芯层折射率高于上/下包层折射率,在SiH4、N2O气体中掺杂GeH4,其反应公式为

2.5 安全性观察 3组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发生异常改变。

3

CAG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脘部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主要靠内镜或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近年来研究显示,CAG与细菌及病毒感染、胆汁反流、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血管活性因子的改变、胃黏膜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维生素缺乏、精神、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4-5]。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因此西医给予根除Hp、抑酸、促进胃动力等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西医治疗CAG有复发率高、药物毒副作用等弊端,并且症状并未得到全面缓解及改善。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CAG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等症状,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加重CAG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改善焦虑对CAG的治疗可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文献报道及临床研究,针灸在CAG的治疗上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6-9],并且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常规针刺组选穴中,足三里、上巨虚、梁门同属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为保健要穴,能生发胃气;上巨虚通经活络,调和肠胃;梁门消积滞,和肠胃;上脘、中脘属任脉,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以上穴位均为临床治疗胃病常用腧穴,针刺治疗安全有效,运用广泛,能有效改善胃痛、呃逆、嗳气、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CAG属中医学“痞满”“胃痛”“腹胀”“嘈杂”等范畴。CAG的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脾胃虚弱等。CAG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以脾胃虚弱为本,气血郁滞为标。治疗当标本兼顾,以健脾益胃、疏肝理气、活血消痞为治疗大法。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俞》,主要论述了五脏背俞穴,《脉经》进一步补充了六腑背俞穴中的胃俞、胆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5穴,《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提出了厥阴俞,背俞穴至此论述完备[10]。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出入于体表的部位,具有反映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病变的功能。研究表明,内脏各功能之间的调节主要依靠自主神经系统,背俞穴与脊神经节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与背俞穴相关的脏腑与其神经节段分布范围大致在上下2个脊神经节段范围内[11-12]。针刺疗效与针刺方向、角度、深度有关[13-14],因此针刺时要保证足够的深度和刺激量,更好地治疗疾病[15-16]。我院付永民主任中医师根据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及个体差异,提出了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CAG,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较好[17]。付主任认为,CAG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具有病程长,病势缠绵的特点,脾胃虚弱为本、气血瘀滞为标是其病机关键,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针刺过程中,务必注意得气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刺背俞穴治疗CAG,需结合局部解剖结构,深刺至1.5~2.5寸左右,并适当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局部感到痠、麻、胀、沉重或针感放射至胃部、腹部为佳。浅刺仅能刺激皮肤和皮下组织,刺激的神经节段要比深刺肌层的少,理论上刺激的神经节段少则疗效不及深刺,因而推测深刺背俞穴疗效优于浅刺。深刺背俞穴不仅能激发经气,调节气血阴阳,并且能刺激相应神经节段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长针深刺背俞穴能有效缓解胃痛症状,其作用与脏腑支配的神经节段关系密切[18-19]。脊神经节可支配胃和体表的迷走神经,针刺背俞穴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调节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针刺信息经脊髓后角传入大脑[20-21],从而达到止痛及缓解大便不畅的目的。恶心呕吐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与肝、脾关系密切,长针深刺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能调节脏腑功能,和胃降逆止呕。大便不畅虽病位在肠道,但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便秘的高频穴位主要归经为脾、胃、膀胱经及任脉,针刺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内环境,濡润肠道,促进肠蠕动,助排便。CAG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既有脾胃运化失常的不适症状,又有明显的焦虑。CAG患者大多病程日久,久病耗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致五脏五志功能下降,焦虑易生;同时,焦虑亦可导致中焦气机运化失常,加重CAG。两者相互影响,使CAG病情缠绵难愈,甚至不断恶性进展[22]。焦虑属中医学情志病范畴,与五脏关系密切,尤其是肝、胆、脾、胃。长针深刺胃管下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能调理五脏气机,缓解焦虑。现代研究显示,Hp感染是导致CAG的主要原因,脾胃虚弱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脾胃气虚,气不行血而致血液瘀滞,为Hp的附着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观条件,Hp反复感染又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加重。长针深刺脾俞、胃俞等穴健脾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扶助正气,抑制和改变Hp的寄居环境,从而清除Hp。

本研究结果显示,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CAG能明显改善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不畅症状,并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能改善14C呼气试验指标,对于胃脘腹胀满、嗳气反酸亦有改善趋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某电厂2×300MW供热机组使用风氧化煤、煤矸石、煤泥等混合煤作为燃料,锅炉底渣参数具体如表2。机组满负荷运行时,800℃~900℃的底渣排放量为49.2t/h,可知底渣热损失是锅炉热损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输渣皮带的承受温度的限制,冷渣器排渣温度低于100℃~150℃[13]。本项目将锅炉排渣余热用来加热供热回水,减少汽轮机抽汽,提高机组的发电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3] 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1984,10(2):73-74.

[4] 陈佳,李守英,徐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40-3542.

[5] 王仲略,周刚,沈慧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817-1819.

[6] 任蓉,庄礼兴.俞募配穴针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34(4):262-266.

[7] 杨改琴,贾成文,张炳岐,等.针刺背俞穴对CAG模型大鼠血清SOD、MDA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35(5):621-623.

[8] 宋洪涛,姚海江,莫雨平,等.慢性应激对大鼠血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电针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192-194.

[9] 范明,申昌国,钟毅,等.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4,42(3):182-184.

[10] 罗永芬,吴俊梅.针灸学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54.

[11] 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8.

[12] 童晨光,谷世哲,衣华强.胸腹气街的形态学基础[J].针刺研究,2004,29(4):270-273.

[13] 范刚启,赵杨,符仲华.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J].中国针灸,2010,30(11):965-968.

[14] 韩济生.针刺镇痛:共识与质疑[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1):9-14.

[15] 崔承斌,王京京.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J].中国针灸,2005,25(7):483-486.

[16] 周中元.针刺胃俞穴治疗胃脘痛3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5):311.

[17] 杨改琴,付永民.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胃炎126例[J].陕西中医,2010,31(3):344-345.

[18] 张鸥,李燕.夹脊穴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及其经络脏腑效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9):701-702.

[19] Geng HL,Lu HQ,Zhang LZ,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 4 on 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 disease[J].Clin Exp Immunol,2006,143(2):269-273.

[20] Andrews PL,Sanger GJ.Abdominal vagal afferent neurones: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J].Curr Opin Pharmacol,2002,2(6):650-656.

[21] Tatewaki M,Harris M,Uemura K,et al.Du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gastric motility in conscious rats[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3,285(4):R862-R872.

[22] 周丽平,沈洪.从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广泛性焦虑症[J].江苏中医药,2014,46(1):8-10.

 
王晓霞,杨改琴,左甲,盛刚,秦彩娟,康岁岁
《河北中医》 2018年第03期
《河北中医》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