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陶渊明的生命忧患意识

更新时间:2009-03-28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总在努力对自身的生命作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因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人类愈加珍视生命、眷恋生命,对生命中无法预测的各种祸患常怀忧惧之心,这就是生命忧患意识。文人对生死问题尤为敏感,历代诗文中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忧惧从未断绝。《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宋玉哀叹道:“步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九辩》)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汉武帝,面对秋风白云、叶落雁归的萧瑟秋景,也不觉感慨横生:“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末至魏晋,从《古诗十九首》到曹操父子以至陆机、阮籍诸人的诗作中,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对死亡的焦虑更是比比皆是。陶渊明被誉为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他那种乐天知命、委运任化的生死观向来为人所称道。然而实际上,他的诗文中生命忧患意识比委运自然的生死观流露得更多,更突出。

陶渊明的生命忧患意识

(一)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叹焦虑

1.对感叹焦虑的直接表述。在陶渊明现存的将近150首(篇)诗文中,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与焦虑的直接表述多达近40处。兹略举几例。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荣木》)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己酉岁九月九日》)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饮酒》其三)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饮酒》其十五)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杂诗》其五)

陶渊明这种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叹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汉末至魏晋的诗文中,对人生苦短和死亡的焦虑远远超过前代。这种现象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社会生命意识的觉醒。汉末魏晋是动乱的时代。几百年间战乱不休,疾疫横行,人口大量死亡。据史学家统计,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中国人口为5600多万,一百余年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人口竟锐减至1600多万〔2〕。东汉名医张仲景曾站在医者的角度,记录了当时自己宗族的死亡情况:“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自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3〕(序)乱世中人命危浅,即便是高门士族,也常常朝不保夕。死亡的普遍促使整个社会生命意识尤其是死亡意识的觉醒。“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古诗十九首》中已经充满了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和对死亡的焦虑不安,从曹操到阮籍等许多文人的笔下,更是出现了《蒿里行》《薤里行》等哀悯死亡、描述丧葬的悲歌。“这种对死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4〕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的父亲、庶母、从弟、母亲、小妹,许多亲人相继亡故,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自己一生又体弱多病,可以说,死亡如影随形地伴随了他一生,他对生死问题的敏感和思考也就成了必然。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还旧居》)

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法制意识较弱,经常私自开启、关闭闸阀,导致闸阀、管道被损坏,出现农田、道路被水浸泡等事件;还有一些居民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背管理规定,偷水灌溉自家田地,对农村地区人饮工程用水造成了严重影响[1]。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游斜川》)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1.活动教学表面化。一些学生过于追求表面的热闹,只有闹腾没有静思,为体现“合作探究”而挪桌子、换位子。为追求多媒体技术绚丽的效果,而将大量素材进行堆砌,令学生目不暇接。部分教师为追求大容量、快节奏,让学生疲于应付听录音、看投影。部分教师为追求高潮流迭起的效果,大肆煽情,鼓掌、表扬充斥课堂。

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感士不遇赋》)

认真做好对农村财务会计的审查后续工作,审计工作结束后,针对审查结果写好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做好记录,针对发展的问题,及时提供相关建议,并针对问题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确保问题真正得到重视,避免后期隐患。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欢。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杂诗》其二)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颖水滨(《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在未建有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前,2000年发生的“6·21”50年一遇洪灾中,平湖水文站洪峰703.6 m,洪峰流量2 130 m3/s,与本次发生的洪水量级相当,但由于当时没预警措施,群众来不及转移,沿河机关单位、企业、住户大量的财物被水淹坏或被冲走冲毁,来不及转移的财物损失在0.5亿元以上。

2.忧患意识的外部表现:及时行乐。在陶渊明看来,“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一切功名富贵也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酬刘柴桑》)及时行乐其实是忧患意识的一种外部表现。陶渊明最主要的行乐方式是饮酒。如: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己酉岁九月九日》)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还旧居》)

陶渊明饮酒是出了名的。有学者曾指出:“他饮酒是饮出了深味的,他对宇宙、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他的哲学追求,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返归自然的素心,有时就是靠着酒的兴奋与麻醉这双重刺激而得到的。”〔1〕陶渊明曾称酒是“忘忧物”,自述“酒能祛百虑”(《九日闲居》)。这“百虑”中即包括对人生短暂的焦虑。有了酒,他就可以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化解人生中的各种焦灼和痛苦,即便是面对死亡,也可以做到不再恐惧。

8月16日,7名省部级官员因长春长生问题疫苗案被中央问责:吉林省副省长金育辉、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晋修等6人分别受到免职、责令辞职、引咎辞职、深刻检查等处理。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吴浈被立案审查调查。

3.对死亡的想象与描写。陶渊明对生命是充满眷恋的。他曾表达过长生的愿望:“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读山海经》其五)他羡慕《山海经》中记载的不死民的长生不老:“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读山海经》其八)不过,陶渊明从不刻意追求长生不老。他知道“帝乡不可期”,神仙之说是荒诞的,“天地赋命,生必有死”(《与子俨等疏》),而且他心理上也并不抗拒死亡。他在去世那一年所作的诗文中,甚至想象、描写自己死亡、下葬的过程: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挽歌诗三首》其一)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焦山尧。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挽歌诗三首》其三)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陶渊明《挽歌诗三首》及《自祭文》对待生死问题的态度是达观的,但对死亡至下葬的许多细节及环境描写(如上述两例)中,仍流露出一种彻骨的悲凉。其原因即在他于对生命的眷恋。

走进上海化学工业区,井字形道路,宽阔通畅;绵延的管架长廊,起伏有致;巨型“方阵”内布满了现代化装置;万吨级的化学品专用码头如同一条巨龙,直伸大海。每当夜幕降临时,耀眼的灯光犹如银河,让人陶醉着迷,美丽化工就在眼前。

(二)“人生实难”的喟叹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乞食》)

HAN Ning, SHEN Lei, LI Jia-si, SHEN Hong-jian, BI Xiao-ying, LIU Jian-min, DENG Ben-qiang

1.疾病与贫困。陶渊明身体羸弱,一生多病。史书载他“躬耕自资,遂抱羸疾。”〔5〕疾病导致他过早衰老,疾病所累,甚至让他多年不能从事写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答庞参军》)在写给友人的诗中,他常提到自己的病。如: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岁暮和张常侍》)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赠羊长史并序》)

病重之时,有几次他都以为自己要活不下去了。如五十一岁那年重病时写的《与子俨等疏》一文:“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病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他还在文中反复叮嘱儿子们要相亲相爱,完全是临终遗言的交代。

贫困常与疾病相伴而生。陶渊明自己多病,本性又拙于谋生,而且子女又多,家中生活难免每况愈下。让这种贫困雪上加霜的是,他还常常遭遇各种灾祸,如中年丧妻;家中遭火,房屋焚烧殆尽,等等。尤其是晚年,家中经常缺衣少食,冻馁之患如影随形,甚至到了乞食的地步。面对这种生活窘境,虽然他自己可以不介怀,“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但另一方面,他毕竟有妻室,有稚子,所谓“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咏贫士》其七),为夫为父的责任不能不让他感到贫困的煎熬。对贫困的感叹与描写在其诗文中比比皆是。如: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饮酒》)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自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饮酒》其十六)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咏贫士》)

诚然,归隐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自有其乐趣。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身心的彻底自由,以及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闲暇时甚至还“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酬刘柴桑》),这些都使得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起来很美好。但另一方面,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总是那样惬意和充满诗意。现实是很残酷的。在物质方面,他一直承受着疾病与贫困的折磨;在精神上,他也是孤独的。由于对生的艰难体会至深,陶渊明甚至发出近乎绝望的喟叹:“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自祭文》)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叔心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有会而作》)

“村容村貌的改善,离不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我镇以建设‘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工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让村风民风更加淳朴。”镇党委书记蒋建说。高楼村积极开展“最美苗桥人”“孝善之家”“敬老尚俭典范”等评选活动,把文明风尚、家风建设、健康文化有机融入美丽家园建设。如今的高楼村,绘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道德家训”等内容的文化墙处处可见,与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纟希以应阳。政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

AVEVA的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新建成的工厂,对于旧有的工厂,AVEVA也有相应的措施。用户可以使用AVEVA DCS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激光扫描收集数据,同时可以对工厂进行数据监控,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预知,避免过早或过晚对设备进行维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方式,等同于智能化工厂。应该强调的是对于已建工厂来讲,数字化资产的旅程是应该被完成的,并且是能够被完成的。

笔者并不认为陶渊明对自己贫困生活的这些描写中有很多夸张渲染的成分,原因有三:第一,陶渊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有粗粮可吃饱,寒暑季节能有相应的衣服即可,然而就是这种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贫困至此,所以他才感叹。第二,从诗中细节来看,夏日天长,更觉饥饿;冬天无被,愈嫌夜长。晚上盼天亮,早晨又希望太阳快点下山。如不是亲身经历过冻馁的折磨,很难有这种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第三,对他的贫苦之状,史料中也多有记载。《晋书·陶潜传》中录有《五柳先生传》全文,对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等状况的自述,“时人谓之实录”〔5〕。萧统《陶渊明传》:“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6〕也从侧面证明了陶渊明生活的贫苦。

2.精神上的孤独。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固然可以远离官场的羁绊,使自己的身心获得自由,但另一方面,这种选择也使他脱离了原先的文化圈子。他所向往的朋友相交的境界——谈谐无俗调,所悦圣人篇,已经成为了不可能。他可以与农夫谈农事,叙邻里之情,却无法与他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无法与他们作深层的精神交流。所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注定又是孤独的。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杂诗》其七)

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与子俨等疏》)

每日复查胸部平片,右下肺实变影逐渐吸收;治疗第6天及第8天两次复查咽拭子,H7N9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故解除隔离。第7天奥司他韦口服减量为75 mg、每日两次、第9天减为75 mg/d、连续观察5 d,患者体温、呼吸、氧合及一般情况均稳定,于第11天停用奥司他韦口服及雾化治疗。治疗第13天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病灶基本吸收(图1),治疗后第17天康复出院。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八首》之二)

读这些诗句,便会觉得一股孤寂落寞的气息扑面而来。陶渊明其实是渴望同伴的。“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移居二首》其一),他移居南村,就是想与殷晋安、庞参军这些“素心人”朝夕相处,可惜他们先后搬离,陶渊明与他们比邻而居的时日很短。他曾想招周续之三人与他一同归隐,结果也未能如愿。况且这些人虽然也是隐士,但他们的志向与陶渊明不同。如周续之认为,“心驰魏阙者,江湖为桎梏;情致两忘者,市朝亦岩穴耳”〔7〕。所以他虽然不出仕为官,却与王室政要关系密切。他曾应江州刺史檀韶之请,与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又曾诣京城为宋武帝及其世子讲礼,深得武帝赏识。其志趣在学术。而刘遗民、张常侍则一心向佛,其志趣在参禅修行。陶渊明志在田园,农事之余以诗酒自娱,对学术与佛教都没有什么兴趣,他与这些隐士朋友其实并非同类人,深层次的精神交流是很难进行的。从弟敬远倒是与陶渊明志趣相投,可惜陶渊明归隐后没几年,敬远即英年早逝。陶渊明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弟弟,更是仅有的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

举目四顾,周围再无志趣相投的朋友,妻子虽能与他安守贫困,却也并非知音。陶渊明只能将目光投向历史,将古代的贫士们看作自己的同类聊以自慰。如:“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饮酒》其十六)。

诗人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去不复返,而且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又如此短促,岁月无情催逼,一转眼就白了双鬓,时日已无多了。每念及此,诗人内心不能不为之震撼。他常用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来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怅”“焦”“惧”“恐”“悲”等。

陶渊明生命忧患意识与委运任化观的交织

陶渊明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操、那些“一语天然万古新”的诗篇,连同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构筑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成了失意的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慰藉,成了他们的榜样,尤其是他乐天知命、委运任化的生死观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倾慕。于是,许多人也就将陶渊明的生死观简单地定格在委运任化这一点上。其实,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他始终都处在思想的矛盾斗争之中,如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生死问题的思考等。终其一生,他的委运任化的生死观始终与生命忧患意识相交织、相斗争。

所谓委运任化,是指宇宙万物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人也无法违背自然规律,有生必有死,所以对待生死问题就不必多想,想得多了,不仅无用,反而是对生命的伤害,只需乐天知命,顺应自然变化即可。这种生死观就是委运任化。在陶渊明现存的将近150首(篇)诗文中,这种委运任化的生死观的表现共有10处(见下表)。

  

例 句出自篇目作年年龄1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元兴三年36岁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义熙元年37岁3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义熙四年40岁4行迹凭化往,灵府独常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义熙四年40岁5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穴瓜隆《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义熙九年45岁6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义熙九年45岁7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饮酒》(其一)义熙十二年48岁7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岁暮和张常侍》义熙十四年50岁8乐天委分,以至百年;今余斯化,可以无恨《自祭文》元嘉四年59岁9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其三)元嘉四年59岁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点:第一,相比生命忧患意识,陶渊明这种委运任化的生死观的表达是很少的。据笔者粗略统计,后者仅约相当于前者的1/7。第二,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并非是在晚年才形成的,而是几乎贯穿他的一生。也就是说,在陶渊明的人生中,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很早就形成了,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生命认识的不断深化,最后才形成了委运任化的生死观。从他现存的作品来看,最早表现出这种生死观的,是《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这一年陶渊明36岁。最晚的是他去世那一年作的《自祭文》和《挽歌诗》,这一年他59岁〔8〕。在他人生的这20多年中,他固然表现出委运任化的豁达的生死观,但同时,他也表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忧患意识,而且表现得更多。如《己酉岁九月九日》(作于41岁)、《饮酒》(其十六)(作于48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作于54岁)。可以说,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与生命忧患意识的形成没有先后之分,这两种矛盾的生命意识始终交织在一起,相互斗争。

在同一组诗中,这两种生命意识也常常同时出现。如《饮酒》(其一)讲的是达人懂得生命的规律,不再自寻烦恼;其十五、十六则主要是感叹光阴的流逝、生活的贫困,慨叹世无知音。这两种矛盾的生命意识,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在同一首诗文中,却又自然和谐。如《岁暮和张常侍》:“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又如《自祭文》,既表达了“乐天委分,以至百年”“今余斯化,可以无恨”的豁达的生死观,又借深秋的萧瑟景象渲染了自己死亡下葬时的悲凉气氛。最有代表性的是《形影神》。

柳氏家族中的人们见到这样的一幕,面面相觑,仿佛遇到了一条狼狗拦住了人们的去路,又好像时间也停止了,好一会儿才听一个妇女愤怒地说道,这不叫“人气”,叫“气人”;说大话、使小钱,只朝里痴、不朝外痴,这哪里是“柳知客”,倒不如叫“柳痴客”。人们不禁哄笑起来。

天地常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形赠影》)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影答形》)

储存中的污染和变质。这种情况包括:被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不合适储存条件、受潮、过期导致的原料变质。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

已有研究多认为《形影神》是陶渊明有感于慧远《形尽神不灭论》和《万佛影铭》而作,通过形、影、神三者的答论,表达了自己不同于佛、道、儒的人生观:委运任化,不喜不惧。单就本诗来看,确实如此。不过从陶渊明的实际情况来看,《形赠影》中表达的那种因为人生短暂而及时行乐、借酒消忧的态度,陶渊明并未完全弃而不取。如前文所述,他在不少诗中流露出了这种生命意识。因此,《形影神》实际上反映了几种生命意识在陶渊明心中的交战。

与同时代的人一样,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十分敏感。终其一生,他并未完全摆脱生死问题的困惑。或者说,对待生死问题,陶渊明出现了理智上和情感上两种不同的观念意识。理智上,他明白人的生死自有规律,因而努力顺应自然,淡然看待生死;而情感上,对生命的短促仍难免有焦虑之感,对人生的艰难也不能无动于衷。不过总的来说,他内心虽有痛苦和冲突,却并不彷徨沉沦;眷恋生命,却不执著于生。这便是陶渊明的独特之处。

统一建模语言UML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成型后,可以将本课程与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其他课程,如软件工程、软件测试、面向对象、IT项目管理等更紧密结合,实现案例互通、项目互通、过程互通,将项目的开发过程贯穿课程体系的多门课程,避免单门课程与软件开发过程的脱节,使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从项目计划、构建系统模型,编程实现系统、项目测试、项目管理等的完整工程过程。

我们指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揭示他的生命忧患意识,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相反,这才是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陶渊明。“表面看来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4〕而且,换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更可钦佩的陶渊明。了解他的生命忧患意识,就可以看出,为了不违本真,陶渊明克服了怎样的艰难,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完全无愧于后人的倾慕。

参 考 文 献

〔1〕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3-114

〔2〕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社,2001:24-25

〔3〕张机.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88-89

〔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62

〔6〕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27

〔7〕佚名.莲社高贤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1:16

〔8〕邓安生.陶渊明年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210

 
易水霞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