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50例临床治疗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比较少,所以若有高能力暴力损伤,极易诱发膝关节周围骨折,或伴发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对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等都会造成影响[1]。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尽管可成功修补血管,并重建其血液循环,但是依旧有10%~40%患者会截肢[2]。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截肢还是保肢除了取决于血管损伤以外的其他组织及神经等损伤程度,比如骨骼、肌肉、神经,还受到血管的损伤情况影响,包括其患肢的缺血程度、损伤程度、持续时间等。尽早诊断是本病患者保肢治疗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针对接诊的5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是建立保障精准扶贫的责任体系和严格的问责制,使各级组织的责任成为可核查、可追责的硬任务;二是在加强贫困村村级党支部和村委会队伍能力建设的同时,所有贫困村配备扶贫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加强县和村、户之间扶贫管理比较薄弱的环节;三是建立监督、巡查和考核制度,提升扶贫治理的能力和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工作,大国之基。农村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广大城乡听众欢迎和需要的广播频率[3],山西农村广播节目在对农宣传上应当有位有为,与山西省“三农”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创造精彩,彰显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接诊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50例,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入院后确诊符合膝关节周围骨折诊断标准[3],且有不同程度血管神经损伤。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36.8±5.3)岁;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32例;血管损伤部位包括15例股血管、27例腘血管、5例胫血管、3例胫后血管;8例严重复合伤,包括脊柱外伤4例、胸外伤3例、腹部外伤1例;腘神经损伤10例,共计神经12根,包括完全断裂3例、不完全断裂9例。

1.2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骨折情况、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若合并休克的患者先对休克症状进行处理,等患者的情况有所恢复且稳定后再对骨折周围、腿软组织等受损与血运等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手术期间要更换体位,固定时采取仰卧位,便于探查神经血管;若闭合性骨折的患者,病程不足6h,可先内固定术,然后给予血管与神经修复术,病程≥6h,则先修复血管,然后再实施内固定术;若开放性损伤的患者,不管骨折程度如何,都先对血管探查之后再给予修复术处理,具体的方案如下:①复位处理:从膝外侧作常规切口,关节塌陷患者给予取骨植骨术处理,尽量恢复关节面的解剖结构,恢复完成后予以内固定术;病情严重的患者实施超关节支架外固定治疗,保障复位的可靠及坚固。此外,手术治疗期间要避免损伤半月板与交叉韧带。②血管修复治疗:从膝内侧或者后侧作切口,将股骨动脉与静脉下段、腘动脉等分叉充分暴露,切开股内侧肌群止点使得内收肌能完全暴露;血管完全断裂,无缺损后将血栓取出,若内膜未损伤者,则采取端端吻合术修复血管;若血管不完全断裂,将血栓取出未损伤内膜则直接修复侧壁并缝合;若血管壁损坏且有血管夹层血肿,内膜卷曲诱发内膜破裂等,则采取损伤段切除术,并加用血管直接吻合术治疗。③神经修复治疗:单纯神经损伤者在手术期间采取外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处理,术后在血供良好软组织上调理修复损伤神经即可;神经断裂缺损者,若缺损超过4cm则采取腓肠神经移植术处理,而缺损不超过4cm则采取屈膝位外膜缝合法处理。④术后处理技术:血管与神经修复完成后,可采取小腿筋膜切开减压手术处理,预防性减缓远端血管阻力,同时也可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以石膏前托股部与小腿,维持患肢固定于膝关节位,同时在小腿与股部垫上软枕或软垫,这样可减少吻合口被过度压迫,诱发压疮等不良事件;术后为了维持充分血液循环量,需术后输血与输液,并常规予以抗生素抗感染与抗痉挛等处理,还需采取措施减轻患肢周围阻力等,减少血管的痉挛,加速炎性物质吸收,促进更快康复,也可实现预防血栓形成等效果。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属于常见症状,临床治疗选择截肢还是保肢主要取决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及其他组织如肌肉、骨骼、皮肤等,同时也还与血管损伤程度、患肢缺血时间与程度等有关。血管神经损伤早期诊断对于保肢十分关键,研究显示四肢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其血管重建时间应选择黄金时间(6~8h)内完成,比如发生周围血管损伤5P征的患者,则要及时探查血管与修复,切勿延误治疗时机。不过,实际上接诊的大部分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从而导致其早期诊断率低,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1.3 观察指标

1.4.1 运动功能[4]

采用控制干密度的方法,利用制样模具和千斤顶制备初始含水率17.3%、干密度1.40g/cm3、直径6.18cm和厚度0.50cm的圆饼状试样。试样厚度控制为0.50cm是为了缩短试验时间,试样尺寸参考文献[8]取值。

1.4 评价标准

本组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观察患肢活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其中有6例患者因修复失败或创伤严重而实施截肢处理,未截肢44例患者最终患肢完全成活,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治愈率高达88.00%;50例患者都有血管神经损伤,但最终有42例患者神经恢复良好,治愈率高达84.00%。从运动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来看,未截肢的44例患者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见表1。

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当前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疾病中难度较大,尤其是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当排除血管痉挛、低血压休克及血管阻塞等,且无脉搏便可诊断有血管损伤。手术治疗属于常用方案,在复位骨折时必须严格按照简单、有效及稳固原则执行,尽量达到早期安全、可靠固定,复位后修复血管及神经,加上无创手术,使得血管吻合更安全,而人造血管使用期限较短,远期效果不理想,为此尽量不采取人造血管,同时修复神经需根据患肢不同组织损伤、创口感染、主要脏器损伤等情况综合评定后再决定,甚至还要考虑患者的患肢对缺血耐受度等。

1.5 统计学方法

1.4.2 神经功能[5]

2 结 果

肌肉无收缩为0级;近端肌肉可收缩为1级;近端与远端肌肉均能收缩为2级;所有重要肌肉可抗阻力收缩为3级;可进行独立、协同运动为4级;完全正常为5级。

 

表1 4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功能对比

  

神经功能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治疗前 44 7 31 6 0 0 0 5 26 11 2 0 0治疗后 44 0 0 2 7 24 11 0 0 1 9 16 18 χ2 6.315 8.940 P0.0130.006时期 例数 运动功能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建设有了很大的飞跃,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尤其得到重视和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传统技术中的一些弊端,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应用,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感觉无恢复为0级;支配区皮肤恢复深感觉为1级;支配区恢复部分浅感觉与触觉为2级;恢复皮肤痛觉与触觉,感觉过敏则消失为3级;感觉≥3级,两点辨别能力有所恢复为4级;完全恢复为5级。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针对接诊的5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再采取骨折复位、血管修复、神经修复治疗,结果显示患肢运动功能治愈率为88.00%,神经功能治愈率则为84.00%,取得的临床效果相对理想。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王郑钢、朱勇、吴攀峰等学者[6]针对收治的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先骨折复位,然后再修复神经与血管,结果显示60例患者最终截肢8例,未截肢52例患者的患肢最后全部完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肢体缺血等症状,治愈率为86.67%,同时从神经恢复效果来看,治愈率也高达80.56%。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先综合评价后制定先复位骨折后修复血管与神经的方案有着不错效果,尤其是微创手术的应用,使得操作更方面与准确,提高了手术效果。

尽早诊断与手术治疗,对于改善本病预后,缩短血管损伤与重建时间有着积极的意义。临床研究认为,在排除血管痉挛、低血压休克、血管阻塞等前提下,无脉搏便是最佳的血管损伤证据。但是,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约有13%~36%血管损伤患者依旧存在明显足背动脉搏动,这类患者极易被漏诊,为此近几年逐渐将动脉血管造影等辅助诊断方案应用在临床诊治中,使得确

诊率得到保障。不过,尽管目前显微技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而且在损伤神经修复中也逐渐应用起来,但不同的研究显示其疗效各不相同。研究表明,若神经损伤后越早修复,因肌肉萎缩与运动终板消失较少,其疗效则越好[7]。为此,急诊手术期间,尽量对损伤神经实施一期修复,甚至可采取神经移植修复缺损神经,若有伤口污染难以修复,则先封存或清理创面后条件允许下再修复[8]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血小板作为评分项目中的一个,是脓毒症患者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研究显示,ICU收治的患者中血小板下降越快,其病死率越高。目前临床中,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处理,多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视血小板下降程度给予输注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对较少,但与其相关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综上所述,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采取骨折复位与血管及神经修复等治疗,患肢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作民.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处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8):49-50.

[2]王剑华.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42-244.

[3]李裕林,卢盛斌,蒋建军等.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9(15):84-85.

[4]吉治群.浅析对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J].当代医药丛,2016,14(13):76-77.

[5]李国宾,贾素侠,陈旻生等.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46-47.

[6]王郑钢,朱勇,吴攀峰等.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7):149-150.

[7]程球新,周江军,赵敏等.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保肢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5):555-557.

[8]张相东,王荣冠.四肢骨折中内固定治疗对于血管神经的保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18):197-198.

 
王大伟,张娟
《临床研究》 2018年第06期
《临床研究》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