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更新时间:2009-03-28

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品读经典意蕴,开启心智,可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更重要的是,相关方面未能将人文素养科学合理地纳入人才选拔的标准中。这固然由于人文素养是一个不好量化的指标,但学校却不该因此而放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国学经典中有很多能让学生受用一生的格言佳句,如《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就是讲述做人的道理。《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导人们学习要学思结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传达推己及人的道理。《孟子》中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传达为人处事之道。将国学经典带入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提高学生素养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的体现,从国学经典中汲取精华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人文关怀。学生在学习经典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修养,规范言行举止,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为人们的做事原则提供了引导;“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强调了人与人交往必须言而有信。

工业建筑设计开始前,设计人员必须对工业建筑整体情况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区域环境也有着不同气候条件与地质条件,这给工业建筑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因地制宜性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工业建筑特点,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为后续设计做好铺垫和准备工作。比如:以北方地区的工业建筑设计为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风向、采光等多方面条件,确保冬季建筑物能够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而作为南方工业建筑来讲,夏季炎热,建筑设计要关注通风系统的,保证内部环境优良,在具备良好的外观质量同时,保证与建筑周边环境和自然环境相适应。

(三)提升民族自信心

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古诗词诵读和名言警句,这些作品之中蕴含着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既有歌颂人物品格情操的,又有描写优美风景的。这些古诗词用词讲究,押韵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使读者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美好。例如,在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中选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中戍边将士的艰苦和不打败敌人不回家的决心,我让学生查找《从军行》其余六首诗,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全班学生进行范读和讲解,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进一步感悟这些经典语句,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古诗词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传承教育的有效媒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这些国学经典内容,教师要提倡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优良品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这也就需要回归到积淀了民族思想精髓及文化精华的经典之中。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和民族文化培养;教师更偏重对学生语言文字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达。学生学习起来简单乏味,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对语文学习有了畏惧感。将语言文字背后传达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渗透入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的美,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汲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又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国学

发情、配种、产犊时间:荷斯坦牛第一次发情时间应小于11月龄,实际上9~10月龄发情在牛场已经很普遍。第一次配种时间推荐12.5~14月龄,随着遗传进展,荷斯坦牛13月龄体尺或体高即可达到配种要求;第一次产犊时间建议22~24月龄,平均23月龄,如果牛场做得足够好,22月龄是可以实现的,24月龄已经有点迟。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或者经典语句都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吟诵,读出真感觉,读出真滋味,进而提升学生个人素养。

例如在教学《孟母断织劝学》一课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延伸《三字经》里的相关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并给学生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同时根据本课所表达的母爱的主题,引出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同样是母亲,同样有一颗慈母之心,孟郊的“报得三春晖”和《三字经》中的这一名句在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是有着特别的道理和缘由的。在语文S版教材中,还有许多历史名人故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这些故事,再结合国学经典向学生传递做人的道理。

(二)在经典诵读中感受国学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长期吸烟哮喘患者。入选条件: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哮喘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之间;吸烟史≥10包年。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近年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学又在悄然复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国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的厚重,提升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循。为了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汉字演变之源远流长。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汉字演变的规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再到现在的楷书。比如在学习“鸟”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边播放“鸟”字的演变过程,边用语言进行讲解描述,这样教学,将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转化到理性思维,不仅关注了汉字形体的变化,对文字的意义也有了具体、生动、形象的认识。在写字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将简单的书写引申出书法艺术,从书法艺术引申出书法家。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前提。因此,打好识字、写字基础也是为学习国学经典奠定基础。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方块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挖掘汉字中的经典因素,在识字教学中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汉字,走进我国经典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汉字之美,体验经典传承的可贵。

 

(三)在教学情境中亲近国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挖掘文本教材中跟国学经典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渗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国学经典真正得到发扬光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不久前,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了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曾露面的《万岁通天帖》。我借此机会,组织学生一起搜集《万岁通天帖》的资料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同时推荐他们去博物馆参观。这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欣赏书法的艺术美中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从而更加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用经典古诗文名句导入新课,以经典古诗文内容拓展教学,以经典古诗文作课堂小结,以经典古诗文名句给学生作文写评语,以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等。让学生感受经典妙用的同时,感受教师内心的真诚,这样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体验经典诗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将国学经典融入语文情境教学,有利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其中:Q1、Q2分别为轴承两端的润滑油端泄流量(无量纲)。则总润滑油端泄油量Q(m3/s)计算公式为:

(四)在课外活动中拥抱国学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国学经典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魂,经过国学经典的熏陶,不仅能使小学生热爱学习,还能使他们懂得尊老敬幼、关爱他人的道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国学活动,如指导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国学诵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选拔国学小讲师”“亲子学国学”等活动,并成立了国学诵读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愉快的研读中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遇到难于理解的问题,小组通力合作,翻阅相关课外书籍,共同解决诵读国学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还可以结合每一个传统节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课上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它们的由来和习俗,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奠定学生的人文底蕴,让学生得到一种民族情感的熏陶,提升他们的儒雅和气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国学经典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徜徉在国学的海洋中,遨游于国学的天空中,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经典便不会褪色,文化亦会焕发生机。我坚信,走好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之路会让学生更有担当、更有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岚.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7(11).

[2]袁惠娟.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研究[J].语文天地,2017(11).

[3]王春夜.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4).

 
张欣
《辽宁教育》 2018年第11期
《辽宁教育》2018年第1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