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蒋捷《竹山词》红绿色彩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其与王沂孙、周密、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还被刘熙载誉为“长短句长城”。其词悲凉清俊,萧寥疏爽,涉想新奇,在宋末词作中,别开生面。其词喜用红绿两大色系的颜色词,据笔者统计,在其现存的94首词中,有71首涉及到了红(绛、朱)、绿(翠、青)两系的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或单一出现,或同时出现在同一首词作中,展现出词人对此两色系的情有独钟。对其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两大色系的颜色词的使用与作者的内心活动和词作风格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代物理学家以光学作用来解释色彩的存在。然而生活中的色彩并非物理概念上冷冰冰的名词解释,色彩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被赋予了众多的情感意义。在色彩心理学中,色彩有冷暖、有轻重、有大小、有性格、有象征,色彩不仅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色彩反观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喜欢蓝色的人的性格一般趋向于被动、敏感、细腻和忠实;喜欢橙红色的人表现出活跃、争强好斗和精力充沛的特性。[1](P41)

爱是一种热情、一种自我牺牲的道德情感。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是基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认识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认识到教师肩负的重任。

总而言之,色彩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蒋捷作为经历过黍离之忧,国破之痛的宋末词人,其词作中大量的出现红、绿这一对补色并非巧合,除却词人本身对此二色系的偏爱之外,我们有理由相信,蒋捷借助这两种色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寓于其中。借助对红、绿色系的解读,我们可以为解读蒋捷、解读《竹山词》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一、红了樱桃——说红

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的波长最长,对人眼刺激效用最显著,最容易引人注目,同时也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往往代表着活力、力量、温暖、坚持,又或者是愤怒或急躁,是一种外张型的颜色。红色是中国古代的五色之一,对应着五行中的火,代表南方,在中国一直是一种被喜爱的颜色。《竹山词》中一共有61处出现了红色系的词语,比如红烛、红豆、红裳、红楼、红牙、红绡、红杏、红绸、朱栏、朱户、绛纱,等等。这些红色意象的出现使《竹山词》多了几分秾丽的色彩。纵观这些红色系词语可以发现,这类红色系的词语,往往与年少轻狂、深闺香暖、繁盛好景、荼蘼花事相关联。

蒋捷在《探芳信·菊》一词中写道:“回首醉年少。控骏马蓉边,红亸茸帽。淡泊东篱,有谁肯,梦飞到。”该句忆及当年头戴令人侧目的“红亸茸帽”,骑着骏马,流连花间的情形。年少轻狂,鲜衣怒马,唯有热烈的红色与之最为相称。如今回忆不禁感慨,在那样浮躁的年纪,估计连做梦都难以梦见淡泊的东篱黄菊啊。这里策马风流的少年头上戴的茸帽是红色的,是年少轻狂之色。与之类似的还有《虞美人·听雨》中耳熟能详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该词截取了人生的三个时间段:少年、壮年、而今,以三个阶段在不同之地听雨的不同心境来表现词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内心感受。为了衬托风流浪漫的少年阶段,蒋捷选择的是“红烛昏罗帐”的典型画面。红烛摇曳,罗帐香暖,在一片醉人的暖红色之中,沉醉于声色犬马的少年形象跃然于纸上,与如今“鬓已星星也”地在僧庐下听雨的垂老迟暮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许多研究和事实表明,有效的教学过程不能排除游戏的“必然”和“自然”成分。游戏,像实验、练习和考试一样,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或技术媒介。教学游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红色在《竹山词》中不仅是回忆曾经的繁盛的最主要色调,还多被用于代指花事。《满江红》里写道:“新绿旧红春又老,少玄老白人生几。况无情、世故荡摩中,凋英伟。”该句中以“新绿”喻草木青葱,以“旧红”喻繁花凋零。春去秋来,花落花开,本是自然之规律,但是文人们往往从自然的变化中观照自身,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识。蒋捷看着繁花零落,联想到自己漂泊颠沛,在沧桑世事中浮沉,免不了一阵唏嘘。这类伤春诗还有很多,大多是因眼前的春逝之景而引起了词人的家国之恨、人生之思。“妒花风恶,吹青阴涨却,乱红池阁。”(《解连环·岳园牡丹》)“雁屿晴岚薄。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春去也,乱红舞。”(《贺新郎·弹琵琶者》)这些词作中的“红”都是指花。这些以红喻花的描写,不论是写花开或者是花谢,都为词作增添了一份红粉的色彩。

3.饲料投喂 放养一个月内不用投喂,幼虾以浮游生物为食。一个月后幼虾达3cm以上,开始投喂罗氏沼虾专用配合饲料,蛋白含量40%,投喂量为2kg/万尾。此后,根据幼虾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控制在虾体重的2%左右,每日傍晚18:00前后投喂。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宋亡之后,作者漂泊东南,流寓苏州,回想起元兵灭宋前温馨的家居生活。在绣帘低垂的深阁里,与妻子灯前谈笑,仍记得当时笑靥娇红的温馨。一个“红”字,让我们联想到深阁香暖,佳人倩笑,舒适温馨。与现如今的“霜花满袖”“东奔西走”甚至是“枯荷包冷饭”的颠沛凄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的安定美好生活在词人的脑海中抽象成一片暖红,成为他过去记忆中最鲜明的色调,并反映在词作中。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反映的正是“财政机会主义”现象。“世界银行高级研究员Hana在1998年提出了财政机会主义的概念,指政策制定者在短的政治任期内面临财政赤字等约束条件时,往往有通过预算外政策过度积累或有财政风险的偏好,以便隐藏政治成本。”[5]

进一步对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蒋捷对宋时旧事物的回忆往往笼罩着一片红色。在《南乡子·塘门元宵》中写道:

当10≤n≤11时,A1中的2-子集至少有5个是Y中顶点的色集合,因此,在2、3、4、5中至少有两种色包含在每个C(ui)中,不妨设2,C(ui), i=1,2,…,10,则每个C(ui)只能是以下集合之一:{1,2,3},{1,2,3,4},{1,2,3,5},{1,2,3,4,5},4个集合不能区分X中的10个顶点,矛盾。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由表4可看出,基于13个形态指标划分的缺齿蓑藓8个聚类群枝叶均为长条形,先端渐尖至锐尖,少数钝尖,枝叶中上部疣发达,基部光滑无疣。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聚类群在叶片长度、叶形、上中部细胞疣的发达程度、基部细胞是否微疣、中肋是否突出叶尖等方面存在明显分化(P < 0.01)。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这首词写于宋亡之后的元宵佳节,曾经“宝马雕车香满路”的盛景已经成为过去,而今只有一片冷清萧条,连邻家的三四盏纸灯都能被当成元宵好景来夸耀。词人“思想”起曾经的绛纱灯球,只得一阵嗟叹。北宋遗民孟元老曾在《东京梦华录》的《元宵》一篇中回忆道:“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2](P107)可能蒋捷曾经看到的正是这样的盛况,昔日的繁华旧梦如今回忆起来只记得笼罩在一片绛纱中,带着深红色的迷蒙感,稍一回想还能浮现出花市灯如昼的佳节盛况来,只可惜,好景不再。正如他在《贺新郎》中写道:“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想起来的物景依然带着鲜明的红色。

红色除了是轻狂年少之色外,还是词人安宁温馨生活的抽象外化。《贺新郎·兵后寓吴》中就写道:

二、绿了芭蕉——说绿

在可见光谱中,绿色光波居中间位置,对人眼的刺激性适中。绿色,常常与朝气、和谐、放松、和平、镇静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五色中就有青色,对应着东方,属木。与红色蒙上的虚幻色彩不同,蒋捷词中的绿色多为实际描写。绿色系除了用绿字之外,还常用青、翠二字,如绿云、绿袖、青烟、青蛾、翠阴、翠钿、翠幕,等等。这些描写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器物的具体描写。绿色在古代是较易得的染料,又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颜色,这使得生活中不少器物都呈青绿色系,在词作中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云褰翠幕,满天星碎珠迸索。孤蟾阑外,照我看看过转角。”(《金蕉叶·秋叶不寐》)其中的帘幕就是青翠色的。

绿色也是《竹山词》中回忆旧时常见的颜色,如“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南乡子·塘门元宵》)所写的曾经的元宵佳节的夜游车就是罩着绿色的帷幔。“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贺新郎》)仍记得旧时的纱窗也是绿色的。

绿色系的词还被用以代指草木的青绿,引出词人的悲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以樱桃的红熟和芭蕉的青翠来表示时间的飞快流逝。将不可察觉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具体物象。“芳景三分才过二,便绿阴,门巷杨花落。”(《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夏。”(《绛都春》)亦是如此。在古典诗词中,绿叶的繁茂总是和红花的凋谢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文人们“绿肥红瘦”的叹惋。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在蒋捷的伤春词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有关绿色系的增长和红色系的消减的描写。绿愈深,则春愈远,面对满眼的绿色,有些文人能够想到的是林深幽静,可是对国破流离的蒋捷来说,更多的是在花落草青的更替中联想到自己颠沛的命运,激发他的生命意识。

在《竹山词》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红绿色系搭配出现的描写。按照近代的色彩理论,红绿互为补色,其色彩相差较大,艺术家们使用色彩时往往避免将二者直接大面积放在一起,以免引起人们视觉上的不适,但是也有人利用补色之间给人们视觉上带来的刺激作用来进行创作。实际上,二者只要在比例上使用得当,明度、纯度上搭配协调,补色之间相互点缀能够起到很好的丰富画面的作用。

三、海棠红近绿阑干——红绿相宜

因此,绿翠成荫,词人非但没有得到内心的宁静,反而联想到了落花堪怜,激发了他伤春感己的情愫,可以说,这样的绿是一片愁绿。

“绀露浓,映素空。楼观峭玲珑。粉冻霁英,冷光摇荡古青松。”(《翠羽吟》)根据下阙的描写,此处“霁英”指的是雪晴后的梅花,梅花红粉点点,古松在雪后依然青翠挺立,一红一青,似是水墨点染设色,画面和谐充盈。更兼绀露、素空、黄昏、淡月、修竹,与梅仙相遇的场景呼之欲出。

《贺新郎·秋晓》中也有“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的描写。秋季拂晓时分,数朵淡青色的牵牛花尚嫩小,让词人觉得“秋太淡”,这既是词人视觉上的感性体验,又是词人此时惨淡心境的写照。幸得有几枚红枣装点期间,为秋晓添了几分色彩,但始终让词人生出“与秋俱老”的感慨。此处亦是红绿搭配,数朵淡青色的牵牛花与零散几枚红枣构成了秋晓画面里最亮眼的色彩。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少年游》)漫山遍野的枫林红透,山间的青青烟霭在一点点漫开。枫叶红透意味着秋深,晚烟青漫也意味着暮至,词人的“客思”怀家之情显得那样明显。这首蒋捷的暮年之作,晚景迟暮的意味较浓,在画面设置上蒋捷依然选择红绿搭配的色彩组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更加和谐。

玉窗掣锁香云涨。唤绿袖、低敲方响。流苏拂处字微讹,但斜倚、红梅一饷。

濛濛月在帘衣上。做池馆、春阴模样。春阴模样不如晴,这催雪、曲儿休唱。

《步蟾宫》这首词以“绿袖”代指演奏的歌女。身着绿衣的女子奏乐浅唱,窗外有红梅一树,词人倚梅静听,红绿相宜,画面丰富、和谐、安宁。只可惜歌女无意中唱了首催雪曲,这使得喜爱春晴的词人连说“休唱”。生活已经一片惨淡,就不要再添阴翳了。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还有些词作虽未直接出现红、绿二字,但是描写之画面也是红绿色调相搭配的,词人对红绿色之偏爱可见一斑。

四、蒋捷、《竹山词》与红绿色

蒋捷出生于宜兴巨族,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年少得意,只可惜好景不长。蒋捷举进士不久,南宋就灭亡了。蒋捷坚持守节不仕元,隐居于竹山,以此为号,并手植青竹,取其虚心节坚之意,从此开始了他长期的隐居、流离的生活。其气节为时人所重,世人称其“竹山先生”。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蒋竹山词极秾丽,其人则抱节终身。”[3](P19)

现存的有关蒋捷生平事迹的文献材料非常少,其著作也仅存《竹山词》一卷,这对我们研究蒋捷的生平、作品及思想造成很大的困难,而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蒋捷在词作中显示出来的对红绿两种色调的情有独钟,虽然不能就此论断蒋捷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但至少说明蒋捷内心有着炽热坚决的一面,如红绿二色相互补充,鲜亮明晰,对生活始终抱有憧憬和希望。

《昭君怨·卖花人》这首词撷取日常生活中别致的小镜头,以白描手法叙事,描绘了卖花人挑着各色鲜花走街串巷叫卖,吸引了少女们的注意,只听见丫鬟入报帘中小姐,询问买梅花还是桃花。语言浅白,画面丰富,形象生动,极具生活情趣。从中亦可以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热爱,若不是怀着一颗对生活的绝对热爱之心,决不能将这样的小细节描绘得那样仔细生动。即使国亡,百姓的生活依然要过下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而蒋捷正是怀着一颗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去发现这些藏匿在生当中的美好。他咀嚼时代给予他的苦涩,却也能品味生活的点滴甘甜。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综上所述,与小剂量比较,大剂量r-hGH治疗可有效改善ISS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有利于促进患儿的生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面对家国沦亡,蒋捷和所有的南宋遗民一样,身心都饱受着煎熬,内心的悲恸不言而喻。但是与同时期的词人一味的低沉阴暗、痛苦绝望不同的是,即使身处困境,蒋捷也依然能够品味出生活细节的美好,在困窘之中去发现美。

而就作品的主要风格而言,蒋捷的词作在宋末词坛的一片愁苦哀靡之中别开生面,兼容了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有的词作还格调清新,乐观轻快。[4](P154)笔者认为,这与《竹山词》多采用红绿色调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其中,xt(i)为节点i在t时刻的动力学变量,ε为耦合强度(取值范围[0,1]),ki代表了节点i的度,Aij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如果Aij=1,表明节点i与j相连,否则不相连),f(x)为动力学方程,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Logistic映像。

蒋捷的作品虽然以哀伤的笔触描写颠沛流离的遭遇与复杂的心理感受,其中也多流露出家国之恨与人生之悲,但却始终没有舍弃明快鲜亮的红绿二色。虽然蒙上了亡国流离的灰白,但依然色调鲜明,甚至利用红绿二色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来表达自己的悲愁哀痛,从中,我们能窥见他内心不曾消退的炽热和赤诚。

《竹山词》总体上虽然悲愁感伤,但因为有红绿二色的填充点染,使词作不会一悲到底、消沉阴暗,反而带上了别具一格的清奇流丽。红绿色彩的搭配使人在感官和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既有生机又安谧清冷的感受,这使《竹山词》虽悲凉但也清俊,虽萧寥却又疏爽,而不是心灰意冷的阴暗绝望。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竹山词》独立于南宋遗民词的一片苦调哀声之外,另成一家。

总之,《竹山词》中大量的红绿色彩词的使用绝不是偶然,从这些颜色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蒋捷那份始终未曾消减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希冀。即使国亡流离,依然带着对生活的炽热,守着心底那片青竹。红绿两种明亮的色调也使得《竹山词》带上了一种清奇流丽的风格,成为《竹山词》不可磨灭的独特印记,使其在众多宋末遗民词作中脱尘独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注释

科学越轨行为会使得普罗大众对科学的真实性,科学性产生深深的怀疑,在本文4.2中论述,科学越轨行为频发,将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甚至导致社会人员伤亡等,当科学越轨行为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活,群众对于科学越轨行为,将会不视而不见,必将追究科学越轨行为,当新型的科学技术出现时人民群众将不再对此报以期待,不在信奉为真理,而是将对其产生怀疑,哪怕是真正的科学,也不再是充满热情的接受它。

①文中所引蒋词均出自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通过筛分试验,安顺煤矿粉煤中约有10%的1cm以上颗粒,2018年上半年粉煤总量26万吨,即约有2.6万吨1cm颗粒进入粉煤中。按照粒煤平均价格高于粉煤324元计算,上半年此项的损失在840万左右。

[ ]

[1]保罗·芝兰斯基,等.色彩概论[M].文沛,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3]况周颐.蕙风词话[M].王幼安,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罗春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04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