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老子“婴孩说”的本源——兼及儒道之间的大与小

更新时间:2009-03-28

《荀子·劝学篇》用寄身于蛇鳝之穴的蟹来谈“用心燥也”,其反面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螾,并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1](P9)这是在说什么?“冥冥之志”其抽象逻辑的背后对应着怎样的具象知识呢?《诗·斯干》毛传曰:“冥,幼也。”郑笺云:“冥,夜也。”[2](P651)《说文》说“冥,幽也。”段玉裁注曰:“引申为凡暗昧之偁。”*段注说:“窈也。窈各本作幽。唐玄应同。而李善思玄赋、叹逝赋、陶渊明赴假还江陵诗三注皆作窈。许书多宗尔雅、毛传。释言曰:冥、窈也。孙炎云:深暗之窈也。郭本作幼。释云。幼稺者多冥昧。颇纡洄。小雅斯干传曰。正、长也。冥、窈也。正谓宫室之宽长深窈处。王肃本作幼。其说以人之长幼对文。与下君子攸宁不相属。然则三者互相证。知皆当作窈。穴部曰。窈、深远也。窈与杳音义同。故杳之训曰冥也。” 对读之,我们发现三份训诂材料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训解了“冥”的状态,属于描述性解释。综合起来看,可以说,“冥冥之志”所描写的内容是同“夜”“阴”“小”有关,因为其对立面是“昭昭之明”的太阳光亮。

“昭昭”,本义说的是太阳之光彩,与之相对,“冥冥”,就是说死亡之黑暗了。正是经历“冥冥之志”即沉潜于黑暗之中,消化于黑暗之中,即出于死亡之域,经过生命的退消与死亡,太阳才可以有新一天的复生:“昭昭之明”。可见,荀子这句话是打通了儒道之间。“冥冥”状态正是西落之后即死亡之后夜间太阳的状态,它是静的,也是昏昏的,也是无的,好像冥灭了一般,经过虚(墟),神话说是黑水,死而复生之后才有第二天“昭昭之明”的朝阳。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考之典籍,“冥冥之志”实源于《老子》。请对看《老子》二十章,其文曰:“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道家推崇的“愚”“昏昏”“闷闷”,和夜晚的太阳有大关系。这就是“道”的状态,所以唐人杨倞注曰:“冥冥、惛惛,皆专默精诚之谓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儒道之别,在于斯。前者为道家所察,看阴;后者乃儒家之所重,推阳。前者看小,后者事大。《老子》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道是阴,是生,所谓阴道生也,完成生命之起源,所以至柔至弱,虚柔至于无,方能生物,因为其心一。德是阳,德是畜,所谓阳道畜也,完成万物之养是也。养,长也,大也,其字音义又从良。所以其要至大至刚至强。《易经》有“阴消阳长”之微言,即揭示了这层奥妙*今按“消”乃消失之消,本就有“小”的意思。比如有同源词“肖”。今语有“惟妙惟肖”,妙,肖对文成义。妙、秒、眇,皆是小的意思。。阴消,所以就小;阳长,所以会大,即有阴小阳大也。原来,儒道各自完成生命的一半,凑合起来才是完整的“道”。

荀子作为战国晚期的通儒价值就在这里,他吃透了道家之学。你看,他推崇的“用心一”之“一”,其本质就是道,就是虚,就是无。而这个状态在哪里获得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正是黑暗之所,死亡之域,即虚。

本次提升面积为3 735 m2。该节点是与如意产业相关的节点,主要突出如意产业特色,融入如意元素景观小品,以植物作为背景,如图9和图10所示。

一、说“孩”与“核”:关于道家的小

“孩”的文字之源,乃取声得义。盖小孩子有“咳咳”之哭泣声,由此得名*刘师培亦主此说,可参《小学发微补》载《读书随笔(外五种)》,广陵书社,2013年。。清儒讲“音声求义”,孩、核、该(赅)均谐“亥”声,是一组同源字。《广雅》“孩,小也”,孩有小义,自不须详说,而虚实相生、大小同化,却有论证的必要。核,乃果实之根本,比如肥美之桃,桃取“兆”声,有肥大之义,我们食用之余剩下的那个又小又丑(卑贱)者是谓“核”,今语云核心,是也。可见作为小的“核”有大义,因为正是这个事物之核心,明年春又会孕育一片桃林出来。同义可证,那个懵懵懂懂(昏)、笨笨痴痴(愚)的婴孩,虽小,但含有巨大之能力。小可寓藏大,所以,该,即“言简意赅”的赅,就有“丰富”的意思了。该与赅是古今字关系。儒家喜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欣赏那个肥美的桃子。道家偏偏去看那个干瘪瘪的毫无生命气息的“核”,大小互化,可见一斑。从这个角度看,儒家看“实”,实就是果,《说文》:“果,木之实也。”因为果实之实,就是德。“德,得也。”桃是劳动之得,是人之得有,人尊自然、不懈劳动(阳刚)即为有得。桃也是天地之得,是风雨土木化育之德,“德,得也”。肥桃之德,在乎大。因为有大得(德)才可以化育天下。《尚书·尧典》赞颂尧帝“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易·文言》说“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正是此义。

超重者峰值摄氧量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和肥胖患者,分别是(27.6±8.0) ml/kg/min、(24.4±5.9)ml/kg/min 、(22.4±3.7) 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大者宜为下。”( 六十一章)

再如,道家一系的重要典籍《文子》,其中也有多处谈到“见小”等。比如《道德篇》:“百仞之台,始于下,此天之道也。圣人法之,卑者所以自下也,退者所以自后也,俭者所以自小也,损者所以自少也。卑则尊,退则先,俭则广,损则大,此天道所成也。”[3](P185)“执一者,见小也,见小故能成其大也。”[3](P199)《九守篇》:“圣人卑谦清静辞让者,见下也;虚心无有者,见不足也。”[3](P129)所谓“自下”“自后”“自小”“自少”,都是“见小”的不同说法。再有《庄子》则围绕“小大之辨”做了精彩的辩论,其假想敌也是欣赏大的儒家,但是他看通了大与小,是要看更大的大。文繁不引。只是,《文子》《庄子》都用这种“见小”的观念以讨论社会政治或者是评议俗人智慧之有限,其哲学底色,已不见了踪影,不若《老子》游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

有了这个背景,我们再来讨论“婴孩说”,其说见《老子》十章“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抟”,传世本皆作“專”( 专) ,帛乙、汉简皆作“榑”,当为“摶”( 抟) 之借字。《说文解字》:“抟,以手圜之也”。古者有女娲抟土造人之传说,秦时瑯邪台刻石有“抟心揖志”一说。《老子》二十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又有“复归于无极”说。其实是从另外一个视域对“道”的表达,同“复归于婴儿”等是一个逻辑层次。因为涉及“太极”“无极”等上古重大观念,就不是本文可以承载得了的,故暂不论证,容后另写一文,做深入分析。今按:“朴”本是未经人工雕琢的木头。可见人之初是婴儿,好比木之初是朴,都是处于“人为”之前即自然之状态。二者都是从“玄之又玄”处屯集力量而“屯屯然”出来的,所谓“道生之”也(五十一章)。所以是“纯”,“纯”就是“混沌”,就是“一”*所以是“春”(历枯死之冬,草木蠢蠢而出。古文春,作萅,从屯从日,屯,难也。)所以它们经历生命之复,所以寓含着巨大能量。。可见这个“婴儿”“朴”,是道之象,它们属于“愚”(与后天之“智”相对);它们是“昏昏”(与后来之“昭昭之明”相对待);它们是“无形”“无名”*无名、妙(精微之小)、玄,总是一起出现在描述道的语境里。比如王弼的《老子指略》:“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名生乎彼,称出乎我。故涉之乎无物而不由,则称之曰道,求之乎无妙而不出,则谓之曰玄。”因为这些概念,指向道的本质,是对道的描述性定义。。即“无象之象”,可称之为“大象”。所谓“大象希声”“希言自然”(二十三章),可见人之初(木之初)无形无象无声,正是老子婴儿喻道之本。三十二章有“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就是回答了朴之小,人之初为何有“天下莫能臣”的力量,原因就在于它是道之化育,属于“自然”,所以纯粹而丰富。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又说“道常无名,朴。”*《史记·日者列传》载宋忠说“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今按:始,取象于“胎”,始胎古音同,是人之生命之始。化育万物的这个“无名”,即道。(三十二章) 用“赤子”“朴木”比喻的“道”,又如何呢?早期文献称之为“上道”*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第 87 页)《韩非子·八经》:“故以一得十者,下道也;以十得一者,上道也。”。老子以“婴儿说”喻“上道”,正是取象于婴儿之小之柔可以归为“朴”,归于“一”,所以深不可测,是人生力量之源,即婴儿出生之时的愚钝、无名以及空虚的状态,这正是“道”的内涵*《文子》的描述是“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参《文子校释》,第99页。)

“朴散则为器。”成“器”便是“有名”,成器是“无名”之道的后天养成,一旦养成就是“有得”(德,得也),进入德之域*关于道为无名,书证繁富,略举两例。“道恒无名”“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老子说“为学日益”就是说:后天之德起,上道则损,即为学有得反而远离了玄妙之道。因为,为学即“人为”,一定不再“自然”。这种观念归于文献,则表现为:《老子》从玄妙说起,《论语》以《学而》开章,《荀子》从《劝学篇》起步,远道向德也,道是阴(虚、无、妙、玄)*对之的描述很多,比如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 妙) 玄达,深不可志( 识) ”。,德为阳(大、美、贤、明、勇),大意存焉。因为婴儿(朴木)进入有名(成器)后,要养大成人,儒家之学见于斯。可见,“道”在摆脱“无”之后,即进入“有名”“有象”的万象世界,就需要“德畜之”了(五十一章),这时候儒家之德,就接道家之班,上岗成就其壮大之业*《河上公章句》对“非常道”的注释为:“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又对“非常名”的注释说:“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可见,那个自然的无名是生,是阴,是道。有名是阳,是德。其中的“婴儿”“鸡子”的比喻,正和本文相契合。。《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始”,就是“胎儿”之“胎”,胎儿,即婴孩,是道之化育。这里的始,与儒家构成比较的视域。上引《史记·日者列传》所载宋忠说亦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老子“婴孩说”的本源。

、“一阴一阳谓之道”:关于道的两种观察与描写

《韩非子·解老》有:

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可见,道家走到儒家的反面。可以打一个比方以认识道家之一隅。儒家推崇阳,是对白天生机勃勃的太阳的模仿,道家返璞归真,是对死亡与夜晚太阳的追寻。如果东方、南方,是阳,是春,是生机勃勃,是生命之色。那么西方、北方,则对应着败落、死亡,是玄(黑),是虚(墟)。前者对应太阳的大能量,比如,皇、辉、皓,美也。就是对阳之德的赞美。而后者是它的对立面。是消沉、是虚无、是柔弱、是冥冥,即死而复生,处于玄虚之域的太阳。表现在《老子》文本中,就是“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 。可见这句话恰恰是对白昼与夜晚的太阳的对比观察和描写。从《周易》的视角看,生死循环,有无互化,即阴之道在于“生”,阳之德在于“畜”。又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等等。通过玄之又玄的死亡之域,出生之前的太阳,是“无名”,是“纯”(一),是“愚”,所以有“妙”的境地,而一旦进入万象的有名世界,它就将在“虚”(墟)的幻化而成的“冥冥之志”,进而转化成“昭昭之明”,就有了“徼”,即是“德”。这样看来,儒道各执道之一端。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show that p-STAT3 is also persistently activated during the progression from chronic gastritis to gastric carcinoma induc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MNNG in rats, and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VEGF.

“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

下面就实施保安中对船舶硬件及标识的几点要求和其相关意义谈一下:(其中一、二、三、四项公约要求在2004年7月1日前完成;第五、六项2004年7月1日后第一次安全检验且在12月31日前按装和标识;第七项公约要求在2006年7月1日后第一次无线电检验前安装)。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

人工进行培料。摊铺机就位后应预热30~60min,使熨平板温度大于100℃,摊铺速度控制为2m/min。摊铺3~4车混合料后,应翻混合料斗两侧边板,清理残余混合料,推入送料器与热料一起摊铺,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侌”“阴”“荫”诸字都在讲述太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状态,即是阴暗之阴,与光明相对待。事物皆有两面,与儒家喜欢讲“刚健”向上的生命之力,道家偏偏审视“消亡”以至于虚弱为无的生命,即偏偏要“负阴”“观复”探秘“万物之奥”,即看到日常之外的阴暗处的能量,这些都是阳的背后,是太阳运行到正午之后,逐渐消沉,一直败落到西方,可谓绚烂之极后的逐渐枯死与幻化,以至于虚弱到无,老子说这个无,即为道。可以说,道家正是看到死亡的巨大力量,将生命的本质力量归为道,即归于“朴”,归于“婴孩”,归于“无”,归为“纯”与“真”。它的深刻就在于描写死亡与黑暗之域的事物之力量。这是道家之道的根源。后来,《庄子》要在“圣人”之外另开“真人”一说,其取象源于斯。从某个意义上说,“道”是万物之奥,即《易传》所说的“原始反终”,复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道家语词都与这个问题关系密切,比如“奥”。今语“奥妙”,如果放在这个视域里看,可以见出它深沉的古远之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其中“为学日益”是增益之益,是人为,乃儒家之德之所出;“为道日损”是减损之损,是对道的蒙蔽与损害。“日益”是生命的升腾,是以大为美,德化天下,必须推之以大。“日损”是生命之枯死,是以小为玄为妙,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以至于虚,以至于“冥冥”, 即是“复归其根”。这是道家精微之所在。所以《老子》文本,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八章)又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等等。可见损之又损,不是归零,是“周行不殆”,经历死后之“化”。到庄子之书,《胠箧篇》曰:“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为什么要“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正因为这些恰恰是“为学日益”,遮蔽了老庄之所谓“明”。《骈拇篇》云:“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 而离朱是已。”“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不仅不是“明”,儒家推崇的那一套,老子认为还会带来“为道日损”。

“一阴一阳谓之道。”可见儒道之间不存在高低上下之次序。它们分别描写了生命之一端,《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可见儒家都是做“白天的工作”,其中“顺阴阳”是重视“礼”, 循自然之尊卑以别男女、分君臣等,即仿效天体之纹理,调整人伦秩序。“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道家来自史官,可以说,它走在儒家的对立面,关注“夜晚的太阳”,这个太阳消沉了,几于死亡,所以道家研究了“晚上的工作”。其中“历记”说明道家看尽了“成败、存亡、福祸、古今之道”。所以,它有机缘可以接近深刻之道,即可以看到万象的“要”与“本”。说了两家之长处,《汉志》又公允地批评两家之短,可见儒道实为互补,这种看法在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早有发明。这样看“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互生,不可对立。

所谓微课教学,指的就是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当学生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后,也可以自主地通过微课视频开展学习,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素养的发展。

三、“反者,道之动”:关于道家的虚无

“反者,道之动。”(四十章)

其二,学校应该积极营造教师期待的学校文化类型。调查中发现,教师更加青睐人际关系和谐、充满发展与提升机会学校文化,虽然不存在哪种学校文化类型是唯一的适合教师情绪劳动表现的文化类型,但是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学校环境是倍受期待的学校文化环境。此外,学校也应该从教师的成长角度考虑,让他们过一种完整、和谐、文明、美好的学校生活,不断充实教师的专业生活,同时也需要滋润教师的非专业生活,帮助教师成为情绪佳、气质好、举止棒的教师。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三十九章)

[12]BARTOLI DE SAXOFERRATO, Commentaria. Tomus Tertius, In primam Digesti Novi, Basileae, 1562, ad D.39,2,13,13, n. 3, fo. 71 r.

再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王弼本的第三十八章即北大汉简本的《老子下经》、帛书本的《德经》开篇。。与儒家正好相反,要人“无为”要“无德”,才可以拥有“上德”而不是“下德”。这里也强调说沦为“下德”即为“无德”了。张岱年说:“老子的无为,是损之以求益;其后身,乃所以先身;其外身,乃所以存身;其不贵生,乃所以全生;其守柔,乃所以胜刚。”[4](P291)张氏说,然,但是尚未寻找到“无为”的本根。

《诗》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火鲜艳的桃花盛开,肥桃就在后面,当肥桃成果之后,也正是桃的绚烂之极。事物变化,就回到“反者道之动”的境地。《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道”为视域,死亡之虚、核、孩、朴,都是“无形”,即“大象无形”之“无形”,属于“混沌”,有“纯”“愚”之象,即这里说的“形而上者”,《老子》一章又说是“无名”。它的反面是“器”,就是具象之器了。进入器之形下世界,就会琳琅满目,这是个“有名”的阶段,这个“名”对应着万象之象了。所以说,道家看到的“反者”,是万象的对立面,万象是繁富,是多(大美),而老子看到的“道”是小,是从万象之象中抽离出来的“形”之上的“无象”“无形”“无名”。这个东西,就是道。桃之实,是形而下,是器,是万象之象。而那个核,是形而上,是道,是生命之根本。所以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八章)“万物芸芸”最终要“各复归其根”,根在哪里?在玄黑之域,在死亡之地。那就是道。道又如何?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庄子·马蹄篇》有“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之语,从这个视域出发,可见出道家对儒家批评的本根之学理在此。这样的书证,数不胜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几乎,《老子》文本的每一句话,都走到儒家思想的反面,比如,“道隐无名”“功遂身退”“功成而弗居”等。

可见桃大,就是德,即阳刚就是德。儒家重道德本于斯。道家看核,核是什么,是桃肉之余,即是桃之死亡,即是虚(墟),与儒家重“得”喜“大”相比,桃之余的“核”就是“无”,就是归为虚(墟),而这个虚与无,正是“反者,道之动”。经过玄妙(玄之又玄)的幻化之后,第二年这个虚之所,即为一片桃林。可见在道家看来,作为“反者”的“核”是“桃”之道运行的动力所在*核,取象于小。“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五十二章)蒋锡昌“见小曰明,犹言见道曰明也。” 孙以楷的《老子解读》、周绍贤的《老子要义》等亦主此说。。而桃要肥大才美,《说文》美字,从大。大的(美的),才可以分为小,即分为人,这个过程就是德化。儒家推崇的事项,都是以大为特征。比如太阳,即大阳,大大之阳,才可以普照大地,传布能量。泰山(一名太山),即大山,大大之山,才有大仁德,为儒家所崇仰。《论语》有“大人之畏”,这种敬畏来自大人之能量,是对大功德之敬畏,或者说是对之的崇拜,孔子入太庙,唯唯诺诺的形象即是基于这种心理情感的表达。相对于“小学”,古有“大学”,大学之大者,谓太学,亦是明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易》说“阴消阳长”,所以有“阳大阴小”的分野。

以上诸例,都走在儒家的对立面,即老子所谓的“反者”是也。儒家推崇太阳泰山、大大之阳、大大之山等。道家偏偏要去审视那个处“众人之所恶”之所的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反者”,“几于道”*《周易·系辞下》的“知几其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并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又说要“为下”“见小”,等等。这是在践行“道”之德,也是在体悟“道”之所在。所谓“道,不远人”是也。

渔业用水区,指具有鱼、虾、蟹等水生生物养殖需求需求而划定的水域。渔业用水区应当维护渔业用水的基本水量需求,保护天然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及主要洄游通道,并按照渔业用水水质要求,禁止排放对鱼类生长、繁殖有严重影响的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控制水污染,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又,“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五十二章)“见小曰明”河上公注:“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5](P200)王弼注:“为治之功不在大,见大不明,见小乃明。”蒋锡昌说:“见小曰明,犹言见道曰明也。”[6](P323)孙以楷的《老子解读》、周绍贤的《老子要义》等亦主此说。其实,北宋吕惠卿已早发此论:“夫惟守其母者,每见其心于动之微,则寂然不动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曰见小曰明。”[7](P170)

又,六十七章“三宝”说*《老子》曰:“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也是针对儒家而提出的“反者”。比如,其中的“俭”即敛、检,而不是一直以来所理解的节俭。当然节约是其中之一义。《说文解字》:“俭,约也。”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老子说“俭故能广。”这里的俭就是小,就是朴*今语有“俭朴”这个合成词,即为明证。,就是防止“放侈”“繁富”的约,是对儒家复杂礼乐的反对与超越,这和墨家有相通处,又有大差异。又,“有生于无”“无中生有”,云云。可见死亡之域(虚),才是阳刚之所出。“反者,道之动。”大意存焉。

这样看来,儒道之间,好像判若两物。古人也是这样看的。比如,古人批评道家说:“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批评庄子言。这里的天,就是天命之天,即道。这里的人,就是具象之器,是在万象之有名世界中奔走的生命。其实,在笔者看来,道家超越万象找到无形之象*前面引《汉志》说,这是道家作为史官“历记”的缘故,“历记”不是记一段,而是通观。所以可以看到本与要。,要看到“形而上”的道,这个悟道之过程,何其难哉。又有说法批评儒家等“蔽于人而不知天”。从通达的视域看,这些批评其实都不够温情,有门户偏见、刻薄之嫌。因为“德畜之”,儒家要董理繁杂之万象,标礼法立秩序,上法天文下察地理,又是何其累也。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十四章)

四、说“化”:生死之间

“化”从人,人逆为化,有人说人倒立过来是最大的变化,非也。死生之间才是大变化。今有“化学”一科,即谓死生之学,此物既死彼物已生,是谓化。所以伍晓蔓博士说:“化,人死之后的样子。”诚然。今语火葬又名火化,也是例证。儒家用之来说“教化”“风化”“感化”等义,道家多说“幻化”之化。

《老子》用了以下说法,描写了这个“化”的状态:

可见,二者互为“反者”,都持“道”,亦都有“德”。可以说,不见儒家,如何理解道家。同样,不识道家之深远,又如何感动于儒家之可贵。因为,在大地上奔走的儒家也有高境,也看到“道”之所在。比如孔子“七十从心所欲”。比如那个“如愚”的颜回*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如愚”的颜回,哪来的“亦足以发”的能量。他的形象,恰恰就是“冥冥之志”“惛惛之事”,就是“道化”的样子。所以,在陋巷,不改其乐,云云。又《中庸》有“虽愚必明”。。比如《中庸》所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孔子还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再如,孔子响彻云霄的四个大字“君子不器”,等等*这涉及儒道学问的根源,是一个大问题,容后写一文,详作考实。。关于孔子之道,关于死生,关于祭祀与神灵,关于孔子梦周公等事件,这样的说法,《论语》等早期典籍还是多有。它们都指向一个事实:孔子也仰望天空,看见了道。因为至少,他说过以下可资佐证的话,且都是“以圣人自许”之言:“天之未丧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他还站在江边上感叹:“逝者如斯夫。”他还极其认真又极可爱得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句子不多,可惜又被后来儒家繁文缛节的礼文淹没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

“有生于无。”(四十章)

“夷”“希”“混成”“恍惚”“窈冥”等,这些语词都是对“道”的描述,即对死亡之幻化的比喻式表达。而“有物”“有象”“有精”等,是对道化自然,即死亡之道会幻化出“自然万物”出来的描述性说法。又说“无象之象”,可称之为“大象”。又说这种幻化之象乃“大象希声”“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不言说即孤寂,不见形与象即虚无,才是符合“自然”之根本之道*《庄子·知北游》则指出“道不当名”,其文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可见,“道”就是“无”,惟其虚无,才能蕴藏永恒之力。

《易·系辞》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太阳和以太阳为核心的天文知识,构成早期中国学的根本。儒道思想的根本也源起于此。上古中国人,正是模仿“天文”:天体运行之纹路,即天道,建立“人文”,即人事秩序与治人之道*今按,当然也有对“地理”的观察与模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有其说,可参。又按,崇高有其对立面,低洼之地,深潭之中,水往低处行,等等地理现象也深刻地影响了早期中国思想史的书写。。《论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这样的书证多有,不必繁引。那道家思想又该如何认识?它关心太阳没有?其表现形态又如何?

在此还应特别强调这样一点:如果说反思可以看成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那么,这就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实现专业成长的关键,即是应当努力做好“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也即应当超越单纯的经验积累,并从理论的高度做好总结与反思的工作.(正因为此,这事实上也可被看成更清楚地表明了加强理论学习,包括切实做好“理论的实践性解读”的重要性,也即应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当然,从总体上说,这两者又可被看成从不同侧面表明了在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

夫物之一存一亡,乍生乍死,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在韩非子看来,事物之“一存一亡”“乍生乍死”“初盛而后衰”,这些不是“常”。只有幻化之后,“不死不衰”,归于“玄虚”,而且可以“用其周行”,才是“不可道”,才是恒常,即道。韩非子对“常”的理解,正是对以上举例的论证。

这种轴电流主要出现在电机机座未可靠接地,转轴通过负载侧机械接地的情况。共模电压产生的共模电流最终经过电机机座汇入大地返回至变频器中性点,由于共模电流的路径存在线路阻抗,特别是当电机机座接地处的阻抗较大时,电机机座对地就存在一定的电势差。

所谓“虚无”之象即无形象、无声音、无颜色之象,即混沌。正是“化道”的“玄妙”之象。老子认为,“道”先于万物而存在,并“化生”出天地万物。这个“化”字,确有宇宙生成之义。按照“道”即“虚无”的观点,“道”生天地万物的命题可换成“有生于无”(四十章),或者反过来说,“无中生有”。所以说无有并称,对举成义。比如,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八章)这就是“有归于无之根本。”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这就是“死而复生”“循环不止”。《周易》说“既济”“未济”就寓含“有无互化”的意思。

儒家是教化之化,在于养。养,长也,字又从良得声义。道家精义在幻化之化,在于消,为虚为无,是归为虚(墟),玄为其色,屯(纯)即混沌是其态,而春(蠢蠢,愚柔弱)是其转化的临界点。所以,死亡之域(虚),才是阳刚之所出。所谓有生于无,是也。“反者,道之动。”大意存于是。所以,正是看到“幻化”的神奇。老子才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对本然状态,即朴之义的追问。

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近年来,河南司法行政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河南省司法厅教育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对机关和直属单位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与不足,思考提升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着力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结论与余论:虚静体道说

肉身之人,如何达到“化境”呢。这就需要讨论“虚静”“坐忘”等体道之说了。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这是要“无己”即只有走到“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反面,才可以体悟道之所在。所以,老子又有:“静为躁君。”(二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十六章)等等。

前面已论证,老子认为进入有名之世界,追求“人为”之德,阻碍了人对道的持有,所以开出“静功夫”的药方。这里的“静”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反者”,即虚静之静。唯有如此,才可以“无为而无不为”(二十八章),才可能“常德不式,复归于无极”。

第五十六章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可见“其闷、其门、其光、其锐”,皆指修道者(“知者”) 的感知器官及其作用,而使其“塞、闭、挫”,皆指关闭所有的感知器官,致使自己对世界无所认识。又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这是一种“静观”,即用“损之又损”的办法,回到生命原初的本真状态,即虚无。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即虚心以体道,而弱化其意志。为何要弱化成人之志,因为不虚弱肉体之心志,又如何回到婴儿状态,即如何回到那个如愚的、那个不能言的、那个冥冥惛惛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才是“恒道”的“纯一”状态。可见虚静是躁动的反面,是模拟死亡之虚,寻找“无中生有”之真,以体会“化境”。这是虚静说、坐忘说的根本。这些说法表述的本质是通过静坐,忘我等体道过程来实现对“死亡”之虚无状态的模拟。肉体之身,不可能先结束肉体之性命,去追寻那个玄之又玄的“道”。老子说:“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这句话也是在说悟道。

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都直接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职业院校,没有审计单位的从业背景;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双师型”的教师数占比不低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 80%, 很多学校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而且很多教师只是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并没有实际参加相关的专业实践。现阶段,审计教师普遍缺乏审计实践经验。

综上,老子恰恰是看到“桃核”这样的卑小之物的巨大能量,看到虚无之中蕴藏的“反者道之动”,走向肯定阴柔、面向死亡、寻找永恒之道的哲思之路。这种学说“守阴抱阳”可谓深刻玄远,对中国哲学、中国文艺影响甚大。最受关注的“婴孩说”,就在这个视域下找到本根。另外,通过这个考察,也看清楚儒道之别,在生死之间耳。老子说“阴生之,德畜之”是二者的话语迥异的根源,即儒家关注五伦和谐,它是要养育万物,所以它关注阳、推崇大,只有自己壮大才可以推及他人。道家关注生命之源,所以它审视阴,推崇玄、妙、婴孩,即关注生命的冥冥状态,即死亡。而死亡是万象之极,即是化。而“婴孩”是生命之开始,是道化而成,有无穷之力量,而这个力量来自玄(黑暗),来自死亡之虚域(墟),这是老子“婴孩说”的本源。道家讲虚、讲无、讲玄,本质是讲“反者,道之动”。也在这个视域下,孔子与老子两位文化巨人的形象也愈加清晰和亲切。

“致虚极,守静笃。”通过“虚静”“忘我”等体道方式,道家认为这样可以让躁动在“人为征途”中的人类复归于“婴孩”、复归于“朴”。而“绝圣弃智”“无为无不为”“小国寡民”等说法,是道家开出现世药方,即《汉志》说的“君人南面之术”。而《老子》一章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云云,是从根本上探寻文化之渊。可见,《老子》文本就是在这个进路下展开,后世哲学、文艺思想之高阶,都归根于此。后来,《庄子》等道家著述,承续老子之学,更是开出绚丽的花。

[ ]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文子.文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蒋锡昌.老子校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7]道藏:第12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

 
陈绪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